陈洪进、蔡京与莆仙戏剧
据莆田文化丛书《莆仙戏曲》载:“唐末以降,歌舞百戏,木偶戏在莆田历代盛之不衰。”明代莆田人柯潜的《重修陈庐园记》载:“后周显德(954-960年)中,济川陈洪进归里祭祀,作傀儡郭郎戏,观者如堵。”陈洪进(914-985年),仙游连江里(今枫亭秀峰人),时任南唐清源军节度使。后来宋太祖赵匡胤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与漳泉二州观察使。清陈兴祚修《仙游县志》卷36《摭遗》引黄仲昭引日志》说,当时陈洪进率王师戎马千万众,前歌后舞入此城,作笳鼓为乐。《泉州府志》补遗记载亦同。笳鼓就是吹鼓乐,它与“ 鼓”都是唐宋莆田戏中气氛最热烈、场面最壮观的鼓乐。可见,莆仙戏在当时已是普遍流行的民间剧种。 《莆仙戏曲》一书又载:“北宋后期,蔡京兄弟先后为相,府中伎乐大盛,纵情取乐:其弟蔡卞为右丞相,爱看杂剧表演,自置乐伎,日常家宴张乐。崇宁年间,蔡京之子蔡攸赐进土出身,历进少卿,封英国公,领枢密院。……蔡攸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表青红,杂倡优侏儒,……宣和年间,徽宗与蔡攸辈在禁中,自为优戏,上作参军趋出,攸戏上曰:‘陛卜好个神宗皇帝!’上经杖鞭之曰:‘你也好个司马丞相。’其君臣表演的就是北宋杂剧。” 当年蔡氏满门高官,在京、卞与仙游枫亭蔡府,必然都蓄有家班优伶,蔡攸必将“宫中秘戏”带回家乡东宅赤岭,其子侄常让优伶表演杂剧。这样,与民间歌舞土戏结合,促使形成兴化戏曲。 枫亭民间音乐,是在唐宋古曲和宫廷教坊、歌舞百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佛曲、道曲等形式,用莆仙方言演唱的独特声腔。宋代蔡京、蔡攸父子善于音律,蔡京命人中人夫刘呙编制乐书,蔡攸作宫乐34章,还带宋廷宫乐回故里赤岭,吹吹打打进出,莆仙戏曲中的《锦庭芳》、《叨叨令》等曲谱就是出白宫廷的宫乐。 莆仙戏的音乐十分丰富,曲牌数量之多,有谱可传者不下千支,俗谓:“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人题义称“文曲”,“大曲”,是腔多字少的多莹体曲牌,曲调细致婉转,节奏多度、多宽(慢速),遵循大曲“散—慢—中—快—散”的规律。行腔委婉缠绵,歌唱性强,适合于抒情,亦宜描写叙事等。小题亦称“粗曲”、“小曲”,是腔少字多、结构简朴的曲牌。曲调线条粗,节奏变化少,分为“紧”(快速)、“半宽紧”(中速)两种、行腔明快,口语化,适合于叙述对话或作为人物的出场、急速的过场曲。 莆仙戏的乐队和乐器与全国其他剧种不同,其传统乐队只有3人;司鼓、司锣和司吹。司鼓负责全台莆仙戏,台鼓面上都有小石狮一只,用于调节大鼓的音量利音色;司锣者为演唱者打节拍;司吹都掌握两种乐器,一是笛管(亦称筚篥,是唐宫廷乐器),其音乐高亢而凄厉,适合于怨愤哀怨的曲牌,现亦有于小丑曲,滑音效果特殊,可以模拟说话的单调而奏出口语化的唱腔;二是梅花(即中音唢呐),是莆仙戏后期“锣鼓吹”时代的带腔乐器。抗战时期为了演改良剧,宣传抗日救国,莆仙戏班从民间音乐的“十音”、“八乐”中吸收了部分乐器,如:四胡,尺胡,大胡,二胡,八角琴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了部分外地乐器,如高胡,板胡,大提琴等,莆仙戏使乐队逐渐扩大。每个剧团的乐队大约在10-15人左右,随着“电声”出现,莆仙戏的音乐和乐队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更适应现代观众审美视听的需要。 (莆田晚报 吴春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