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今年高招推进8项改革 调整5类照顾政策
东南网4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今日下午,福建省招委会、省教育厅召开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暨监察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招生监察工作。根据会议精神,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将有八大方面的改革。 据统计,今年全省共有25.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扣除高职入学考试已录取的3.3万人,共有22.2万人参加6月份的高考。 改革一: 推出面向农村专项招生新规 经省招委会研究,我省今年将在省属本一批招生高校及部分本二批招生高校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专门面向户籍在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阶段具有当地中学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且在当地报考的考生中进行招生。 省教育厅表示,此举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拓宽农村学生就读优质高校的升学渠道,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希望。 改革二: 全面实施“异地高考”政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闽高考问题,2012年5月省招委会就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全面实施“异地高考”政策。这项政策不仅关系到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读书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问题。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第一次全面实施这项政策,据统计,今年共有3600名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考。 改革三: 艺术类本科招生“一档多投” “一档多投”是招生录取办法的一项重大改革,教育部已经把我省列为今年实施“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的省份。 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今后将积极探索考生可多次选择的投档录取办法。实行“一档多投”,可以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同时接受更多学校考核,由高校择优录取,体现了考生更多的入学选择权。同时,在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行“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也有利于高校根据艺术类招生既有文化考试、又有专业考试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不同的录取规则,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更多地体现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今年我省艺术类本科招生将全面实行“一档多投”模式改革,按照文科艺术、理科艺术分别设置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设置提前批、本科A批、本科B批三个批次,实行按院校专业一档多投,由招生院校按照事先公布的专业招生规则进行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