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涵江区 > 正文

莆田萩芦崇联村山腰隧道开挖 阻断了村民水源

2014-05-28 17:08  蔡学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位于萩芦崇联村的崇联隧道,阻断了村民的水源

原本应流进农田的泉水,却在隧道口附近流淌

东南网5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学伟 文/图)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崇联村的村民,20多年前起,就开始饮用山上的泉水,不仅如此,村中数十亩田地的生产用水,也靠山泉维系。但去年12月开始,村民发现引山泉的水管中流出的泉水变小了,通往田地的引水渠中也没了水。村民反映,山腰一处隧道的开挖将输送泉水的三条渠道全阻断。记者昨日就此事进行了解,萩芦镇政府表示,已对此事介入调解,并将在半个月内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村民:隧道位置 三条引水渠被挖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崇联村的山腰位置有一处正在开挖的隧道工地,该隧道是莆渝高速公路A6标段的崇联隧道。隧道口附近有大量的泉水流出,沿着一条通道,流向山下。

“这些泉水原本是用来饮用或浇灌农田的,现在这样白白流掉了。”崇联村村民林先生告诉记者,村里有三个村民小组,500多人,20多年前就开始从山里引泉水饮用和灌溉田地,泉水是他们最重要的水源。去年12月,崇联隧道开工建设,一下就将位于该隧道位置的三条引水渠挖掉,导致全村数十亩土地因为得不到灌溉,逐渐荒芜。另外,由于隧道开挖,造成山内泉水的渗透和流失,村民们设在山顶的一处山泉蓄水池水量大为减少,这也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用水。

“原本这时候,秧苗已经有二三十厘米高了。”另一位村民林先生说,可现在田里却全是荒草。他们错过了今年三四月份的头季插秧,如果还不能解决灌溉问题,许多农民今年将颗粒无收。一些村民现在只能在旱田里种些作物,灌溉的水也只能一担一担从村里少数几个井里挑过来。更令村民忧心的是,家中接用山泉的水管中的水流越来越小,他们担心随着隧道建设的深入,村里会彻底断水。

施工方:已承诺修复水道工期受延误

负责修建崇联隧道的中交一公局A6标段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说,隧道建设的确阻断了附近村民的灌溉用水,但公司已承诺修复水道,并请求萩芦镇政府介入协调此事。但由于一些村民的阻挠,隧道的建设工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刘先生说,村民的一些要求其实是不合理的,例如工地想引山泉水,作为工人平时的生活饮用水,村民提出要10万元的费用。另外,开挖隧道取出的石头,村民也要他们进行购买后才能处理。崇联隧道总长1.6公里,建设工期为半年。但由于村民的一些要求,目前左右两个隧洞只各挖了100多米,A6标段20%的进度受到了影响。

萩芦镇政府:半个月内修水渠解决农田灌溉

萩芦镇政府党委副书记严国章介绍说,崇联隧道的建设的确对崇联村的饮用水和农田灌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镇里一方面让村委会深入调查饮用水真正受到较大影响的村民,另一方面组织力量保护现有水源,并设法找到新的水源,以保证村民用水安全。

至于农业用水方面,严国章表示,根据调查,目前崇联村的前安自然村有二十多亩农田,大圩村有十几亩农田,共计三十多亩农田,因山泉水阻断无法进行灌溉。由于此前的引水渠道已被阻断,镇里已准备用半个月时间,从崇联村地势较高的后山角自然村修建一条通往前安自然村的渠道,解决这些地方的农田灌溉问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