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图①:“90后前辈”用“V”字手势,排成“90”队形,给最后一批“90后”中考生加油。 图②:林琦芳在微信上给即将迎来中考的学弟学妹们送祝福。 今年,是最后一批“90后”学生参加中考。明年起,“00后”开始登场。而1990年出生的“90”后,堪称最老的“90”后,他们大都已告别学生时代,开始踏上工作岗位。6月25日,中考就要开考了。那些“90后前辈”有着怎样的中考故事?他们印象深刻的青春记忆是什么?6月20日,我走近“90后前辈”,听他们分享10年前中考往事,为学弟学妹们加油祝福。 “中考,对于我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说起来比经历高考还要难忘。10年前的中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还是我生命中的一次洗礼,感触良多。”跟我分享中考经历的这名90后女孩,名叫郑仙珍,老家在仙游县。她告诉我,她去年刚从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目前是厦门浩泰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办人。 眼中的她,瘦弱身材,戴着眼镜,留着短发,知性大方,谈吐优雅。 “年级前20名才有机会上重点高中。”她告诉我,她在乡下读初中,当时自我感觉成绩不怎么好。虽然压力大,但为了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心态,她没有持续地熬夜复习考试材料,而是劳逸结合,每天还坚持早睡早起。对于复习应考,她有自己的方法。“看书本目录,回想每个课程的知识点。” 她说,复习材料多且杂,但重点难点其实都在课本里。遇到平时容易出错的,就翻开书看一下加深印象,每天过一遍课本目录。这样不仅温故而知新,还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在中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她每天依然坚持写日记,给自己写鼓励和赞美的文字,“我还记得每一篇日记的最后一句,‘你一定可以的!’” “中考时因发烧影响考试,本来以为上重点高中无望,但最后还是考进了莆田五中。”她告诉我,全家人都很高兴,作为农村的孩子,“我更加渴望读书,希望用知识创造梦想”。一路坚持,她又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与朋友合伙创办了公司,每天都感受到收获和成长。 “坚持梦想,不放弃!”同为“90后”,她希望就要参加中考的学弟学妹们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不要停止对理想追逐的脚步。 这天,在市区砺青中学,我见到了另一位“90后”——该校七年级英语教师林琦芳。 初次见她时,这位毕业于莆田学院外语专业的“90后”正声情并茂地为“00后”学生讲解课文知识。我注意到,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现场互动连连。 “老师课讲得好,还漂亮,我们都很喜欢。”学生们对林琦芳老师毫不掩饰地赞美。 “同学们都很可爱,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她对我说,自己是“90后”,面对“00后”,有时候她有压力,但也很快乐。回想学生时代经历的无数场考试,现在又是初中教师,感觉中考也是人生的一次大考和分水岭。 她说,她参加中考时,很紧张,做题没信心,还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此,中考时要有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才能发挥出好的水平。她希望最后一批参加中考的“90”后勇敢迎接挑战,自信参加中考,用花季年华书写精彩的人生答案。 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该校高一的“90”后学生集体在篮球场上,用“V”字手势,排成“90”队形,给最后一届“90后”中考生加油。 她还在微信上祝福即将奔赴中考考场的最后一批“90后”,考试顺利,马到成功!并配发了“承载希望,放飞梦想”的图片。 她说,她读大学时之所以选择师范类专业,是因为她对教师职业怀有崇敬之情。现在从事教师职业,又让她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学生成绩出现大的波动,我就会很敏感,就会找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表现好,我也会给予相应的鼓励。”在她的心目中,学生就像她自家的孩子,她希望孩子们都很优秀。 同样24岁的蔡斌斌在黄石镇一家民生银行上班。他说,中考已经过去10年了,但他对父母亲陪他备考,给他鼓励,仍然记忆犹新。他希望即将迈入中考这一人生考场的学弟学妹们,有压力时可以跟自己的父母多交流,多谈心。有人指导,考试期间会更放松,更有利于超水平发挥。(湄洲日报 吴桂勇)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