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却赢得当地村民的尊敬。陈玉辉是西天尾象峰村的一名村医,俗称“赤脚医生”,他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们上,兢兢业业奉献40多年,不图任何回报,风雨无阻只为服务象峰村1000多名父老乡亲。 把群众的信任当作自己的责任 陈玉辉是地道的象峰村人,没有上过医科大学,早年是通过村里选派去部队学得医术。他通过部队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了一定的医学技术。1967年,陈玉辉回到象峰村,用自己所学的医术服务乡亲,从此就与村医这个行业结下了良缘,一做就是40多年。后来随着医学的发达,陈玉辉觉得自己的医学水平越来越跟不上了,一些病症无法准确诊断。于是他通过各种医学培训,加上自学考试,努力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之后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有本村的,也有从外村远道而来的,本村、外村的乡亲们都很信任陈玉辉这位乡村医生,因为他把群众的信任当作自己的责任,不论生人熟人、老人小孩,都是全心全意热情接待、精心就诊。 十多年前,村里有一位小女孩半夜发高烧,陈医生接到求医电话后,二话不说马上步行去患者家里就诊。但由于该小孩的病情比较复杂,村里的医学条件有限,陈医生无法诊断。于是他经过简单处理之后,赶忙背着小女孩从象峰村走路一个多小时到莆田附属医院(原莆田县医院),由于送医及时,小女孩最后得到救治。说起这些往事,陈医生说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半夜出诊了。“乡里乡亲的,没那么多计较,能帮上忙就帮了。”这是陈医生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再累也值得 记者去采访时,陈玉辉刚刚从村里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家里挂完点滴回来。他告诉记者,这个病人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没有多少时日,为了让病人减轻一点痛苦,他已经坚持20几天,每天走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去病人家里挂点滴。“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了,腿脚也没那么灵活了,但为了能给病人减轻一点痛苦,自己再累点也没有关系。”陈玉辉说。 这些年在乡村里的不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老人们都独自留在了家中,很多病人不便到医院看病,就会叫陈医生出诊。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晚上,多少年来,陈玉辉在接到患者的求医电话后,总会立刻起身出发,丝毫不敢耽搁。由于上了年纪,每次出诊,他总是步行,黑夜他就拿个手电筒,雨夜就撑着把雨伞,有时病人住在山里,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会到,而他都没有半句怨言,他已不记得每年会走破多少双鞋,脚底的老茧磨破再结新茧。年纪大了,儿女想接他下山享福,但他说他生于此长于此,父老乡亲也离不开他。 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和信任 现在象峰村全村甚至邻村的村民,无论是刚上学的儿童,还是年已耄耄的老人,大家对这个名字都很熟悉,村里一旦有人身体不适或者小伤小病,都会首先想到去找陈医生看病,陈医生也总会耐心地给病人诊断治疗,开方取药,嘱咐病人按时服用药物,如遇到村卫生室无法治愈的伤病,他也会及时联系镇中心卫生院,并嘱咐病人及时去接受治疗。 目前象峰村卫生所有包括他在内的2名医生,从坐诊、开药,到发药、打针、挂点滴等,什么都得自己干。“聘不聘我都在村里,谁生病了找我看,我都会帮他诊断,就这么当一辈子乡村医生。”采访结束时,陈医生对自豪地对记者说。 陈玉辉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四十多年如一日的辛劳,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尊敬和信任,也为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的健康生活作出了很多贡献。(莆田晚报 杨美钦 许伯英 欧碧仙)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