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今日阔口——“海丝”古港文脉绵延

2014-12-18 09:39  黄凌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玉湖陈氏祠堂展示着“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的家族史。

本报“妈祖与海丝”专题《新闻沙龙》见报后,引起社会关注。不少市民来电称,对沙龙嘉宾们提到的莆田“海丝”古港口很感兴趣。12月9日,记者赶到距离市区最近的古代白湖港所在地--阔口,了解这一古港的前世今生。

白湖港是宋代莆田的重要港口。《莆田市地名志》记载,阔口在宋时称白湖市,介于延寿溪、木兰溪之间,位于木兰溪下游北岸,当时“南北商舟会焉”,于是形成“通海门户”,即成为商港,不仅是对外贸易港口,还是渔业中心。

然而,记者在当地,已遍寻不着昔日古港的遗迹。市博物馆馆长游国鹏说,古港应该地处今日熙宁桥处。熙宁桥建桥之前,这里是“白湖渡”。由于渡口距离府城地近,是横渡木兰溪,通往沿海的要冲,交通繁忙。如今,熙宁桥畔建起了“玉湖公园”,公园隔壁便是玉湖陈氏祠堂。

说白湖,不得不提宋代望族玉湖陈氏家族。“玉湖陈”是莆田陈氏最大的支系,而其发源地就在白湖。

在玉湖陈氏祠堂,“玉湖陈”第28代后裔陈玉柱向记者说起家族史。他说,宋庆历元年(1041年),他的先祖、钱塘人陈道行来莆督建熙宁桥,见白湖有“白湖映堂”、“玉笏朝天”之胜景,便把他的长子陈仁留在白湖北岸白沙后埔边定居。因白湖雅称玉湖,因此亦被称为“玉湖陈”。陈仁为“玉湖陈”始祖,他的儿子陈贵是个生意人,而第三代陈载在福建武平县担任县官,这是“玉湖陈”首位官员先祖。到了第四代陈俊卿高中榜眼,他在廷宴上回答宋高宗的“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成为莆田学子励志上进的座右铭。陈俊卿后来官居丞相,御赐“清忠亮直”碑,这一代家族还出现了三位侍郎。此后诗书传家,家世显赫,还邀请南宋大儒朱熹前来白湖丞相府为子孙教学。玉湖陈氏也是莆田陈氏最有影响力的支系,由于第四代陈俊卿和第八代陈文龙相继为相,世称“二相府”,有“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之美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