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动车站
核心提示:
枫亭镇系莆田市的南大门和仙游县的次中心,位于塔斗山下、湄洲湾畔,是仙游县唯一的沿海镇,也是联系湄洲湾南、北岸的枢纽。镇域面积 91.12 平方公里,辖 24 个村(社区),人口11.4 万。该镇山川秀美,文化积淀丰厚,临港产业集聚,滨海新城崛起,被列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成为莆田市发展双翼之一,建设宜居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西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海西商贸物流重镇。
辖区内有工业企业 120 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46 家,年创产值 100 多亿元 。2014 年,全镇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104.5 亿元 ,比增 1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 亿元,比增31.6%;完成财政收入 4.36 亿元,比增 26.4%。
大交通:水运陆运 齐头并进
枫亭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福厦公路 324 国道、福泉高速公路、枫笏公路、枫园公路以及福厦高速铁路、仙港大道、滨海大道贯穿境内;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海安陆岛码头、枫港码头连接湄洲湾,直航福州、厦门等口岸。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使枫亭成为海峡西岸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福厦铁路仙游客运站坐落在该镇辉煌村,地处福厦铁路中间地带,距莆田站 24 公里,距泉州站47公里,具有交通便捷之优势,是省尧市重点项目之一,堪称仙游县头号民生工程,深受各界瞩目。项目总投资约 3.5 亿元,主站房占地约 4000 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800 人。目前,站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 2015 年春节前开通运营;站前广场建设 2014 年 9月份开工,预计 2015 年 4 月份完成。
仙游站建成后,将更加密切临港城区与湄洲湾南北两岸的联系,形成了“三港共荣”(枫亭港、秀屿港、肖厝港)“五路交汇”(沈海高速公路、福厦铁路、324 国道、省道 201 线、仙港大道)、水陆交通大联网的崭新格局,创造水陆交通便捷的良好投资环境,不仅方便仙游县及周边上百万群众出行,有力地推动该镇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还为九鲤湖等旅游风景名胜区游客提供便利,促进仙游县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项目:产业集聚 新城崛起
作为仙游县唯一的邻海镇,该镇上下进一步强化临港意识,在对接省市“港口群”、“产业群” 开发建设方面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通过围绕港口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了产业集聚和临港产业群建设。
借助临港优势,该镇正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建筑建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临港产业基地。其中,总投资约 12.6 亿元的滨海化工项目,是枫亭镇推进临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枫亭经济发展篇章中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环保上,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监督体系,为环境保护上了最严格的一道枷锁。据介绍,福建滨海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仙游经济开发区南片区,占地 286 亩,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年产 6 万吨丙烯酸及酯装置各一套,总投资约 6.3 亿元,达产后销售年收入约 12 亿元;第二期拟建设年产 8 万吨丙烯酸及酯装置各一套,总投资约 6.3 亿元;两期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 28 亿元。
此外,海安橡胶二期工程和技改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第一胎”地位更加巩固,跃升轮胎行业世界第四。海安橡胶与智胜矿业一道被列入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双威鞋业“思威琪”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海丰物流项目克服困难,取得实质性突破遥滨海化工、中海油福建应急抢维修中心,歌士玮运动鞋、歌华强人军需品、明大鞋材等 5 个项目 2014 年底实现竣工投产。
在港口经济发展中,枫亭镇主要以工业园区南片区、北片区、五里岭片区、上浒沙溪片区为平台,强力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临港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规模。
在构建滨海宜居新城方面,近年来,该镇住宅市场呈现出“品质不断提升、价值不断攀升”的发展态势。 以城中心的万星城市广场为例。总投资达 3 亿元、规划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的万星城市广场,汇集购物中心、商业街尧SOHO、住宅以及近 1 万平米的休闲公园,即将全面封顶。而在 2014 年 5 月,该楼盘的成交量就已跻身莆田市前十名。这表明,枫亭镇作为省级试点镇、莆田南大门和仙游次中心,其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发展潜力受到投资者认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号称仙游第一都市综合体的“枫城新都”。该项目毗邻麒麟山公园、塔斗山风景区,采用新现代主义的欧式风格,集居住、商业、休闲、文化、娱乐、教育于一体,是枫亭镇在引进现代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一笔。 该项目分为三期,占地约 550 亩,每一期都各具特色,一期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核心,二期以塔东路林荫商业为主线,三期以大型建材城为主题,整个项目的建设是枫亭在“三旧”改造中的经典案例。此外,中央公园三期、滨海财富广场等一批重点商住项目也进展顺利。
莆田南大门,再造一座城,仙游次中心,放眼看枫亭!
大文化:历史名片 服务当代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枫亭历史文化积淀之丰厚,名胜古迹之众多,在莆田市首屈一指。境内有塔斗山风景区、溪海汇流、海滨观潮等自然景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中万寿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襄陵园,还有会元寺、朝天寺、兰友祠、麟山宫、宋代古荔枝等 15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有七墩八塔、沧溪古桥、太平陂、枫港码头、东宅庙、岳帝庙、德星祠、天中玉皇殿等名胜古迹和现代景观。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枫亭历史上科甲鼎盛,人文风流。自五代到清朝,枫亭登进士第的达 127 人,任知县以上的 112 人。有元代文状元林亨、宋代武状元薛奕、宋宰相蔡京和蔡卞、五代后唐晋江王留从效、尚书左仆射留居道、宋代南康郡王陈洪进、宋代书法家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林兰友以及清代著名画家林肇棋等一批历史名人,而今是莆田市第二大高等学府——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也是福建省职业技术重要培训基地。
该镇不但注重历史文化的弘扬,还注重对其传承和发展。在新楼盘万星城市广场上,投资新建的占地 9000 多平米的蔡襄文化公园,可以说是枫亭城市建设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相结合的一个缩影。近年,该镇还加快塔斗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和蔡襄陵园设施完善,宣传蔡襄廉政文化,加快蔡襄文化旅游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筹集社会资金320 多万元,建成野蔡襄故里冶牌坊,为莆田南大门新添一道标志性景观。今年,再加大投入对蔡襄陵园进行提升改造并更名为“蔡襄纪念园”,经提升改造后的蔡襄纪念园 2014 年 9 月被省纪委、监察厅列入第二批全省廉政教育基地,系全市首家省级廉政教育基地。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镇奏出时代强音,成功创建全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2008 年 6 月,“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2014 年3 月 21 日,中央电视台 7 套《乡土》栏目播放了“枫亭元宵游灯”盛况。2014 年国庆前夕,陈宗祺剧本《楚王嫁妃》参加陕西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荣获“陕西戏剧奖”大戏类一等奖;陈宗祺文明小戏《上访途中》获“中华颂”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
城市综合体枫城新都
大民生:美丽枫亭 幸福家园
改革惠及民生。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该镇紧紧围绕实现“文明与繁华同在”的目标,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集镇主要路网路灯、街道夜间景观以及绿化、净化、美化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按照农村小区化建设目标,实施海滨新村、海安新村、麟山村落整合,辉煌中心安置区、斗北安置区、沧溪安置区、耕丰安置区等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安置房建设方面,铁路中心安置区10幢安置房全部竣工,正在陆续回迁。铁路客运站后肖、坑头安置区已动工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袁取信于民。
为解决部分群众住房难,2014年以来,已累计报批新建房申请11批次239户,总面积24134平方米;翻建申请477户,总面积74575平方米。筹资200多万元,对学士旧街和枫江大桥至枫江中学路口路段等“烂尾路”进行硬化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投入40多万元,新建自来水管网5公里,解决九社村500多户群众枯水期“饮水难”问题。
塔斗山公园建设快速推进,观音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塔东路、园沧路、文化路等路网建设正在积极推进,积极开展枫慈溪和沧溪小流域综合整治,美丽枫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4年,成立仙游枫亭奖教助学协会和蔡襄中学奖教助学基金会,筹集和盘活社会捐赠资金700多万元。枫亭中学创建二级达标和山立学校创建三级达标的工作全面展开,枫亭中心小学和蔡襄中学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北门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完善教育布局,方便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平安是金,平安是福。2014年,该镇投入200多万元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村电子村落建设,在全县率先实现全覆盖,为百姓营造平安家园、幸福家园。
枫亭,这个昔日湄洲湾畔繁华渔港、重要商埠,如今正抢抓历史大机遇,矢志再创新辉煌,昂首阔步行进在谱写“中国梦”枫亭篇章的康庄大道上!放眼今日枫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直插云霄;工厂车间,机声隆隆;公路码头,车水马龙……一座滨海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湄洲日报 李爱媛 许新飞 朱福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