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壮大实体经济 打造宜业宜商宜居城市

2015-01-06 15:45  陈盛钟 李伟强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莆田各县区发展 2~3个重点产业

莆籍企业家在全国投资兴办民营医院约8500家,约占全国总数的80%,莆系民营医院总投资额约3400亿元,年医疗总收入约2500亿元。目前,莆田市已规划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和医疗国际会展中心,力争到2018年莆田地区的医疗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民营企业是莆田的一大特色,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将莆田列为全国6个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2500亿元以上,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0%以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送审的《莆田市重点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莆田市将引导各县区(管委会)差异发展,鼓励各县区(管委会)发展2~3个重点产业,其中,仙游县重点发展工艺与创意、食品医药、纺织鞋服产业;荔城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食品加工、纺织鞋服产业;城厢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电子商务产业;涵江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加工产业;秀屿区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木材贸易加工、医疗产业产业;北岸重点发展浆纸、能源、现代物流产业;湄洲岛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

互动台

莆田市人大代表、圣泰(莆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俊:政府应该解决好新老城区的协调发展,将老城区原生态的东西原汁原味地保护传承下去,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走规范化管理之路,杜绝人情化管理,从而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市民林先生:希望城市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应尽快围绕新的观念出台新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