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法院”来电话 莆田一老人被骗转账6万元

2015-01-23 10:43  吴聃 来源:莆田晚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自称是法院的工作人员给老人打来电话,谎称老人有银行卡透支消费,将被银行起诉,然后一步步骗老人将手中银行卡的钱转到他们指定的帐户。1月20日,龙桥街道的郑大伯就这样被骗了6万余元。

老人被骗转账6万余元

“喂,你是郑某吗?我是市法院的,你2012年有一张农业银行卡透支消费了4万元没还,现在农业银行要起诉你!”1月19日上午10时许,龙桥街道65岁的郑大伯接到了这样一通来电。

“可是我从来没有用农业银行卡透支过啊!”听到要被起诉,郑大伯着急得不行。随后,电话那头的“法官”给了郑大伯一个报警电话,让他立刻报案。郑大伯拨通了“法官”提供的电话后,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并且告诉他,已确认核实过,郑大伯透支了农行卡,此外,连建设银行卡也被透支了。郑大伯赶紧向“公安局”的人解释说自己从未透支消费过。“如果不是你本人操作的,那就是你的卡信息被人冒用。”郑大伯半信半疑,又因赶着去接放学的孙子,便没有理会。

1月20日10时许,对方又打来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李警官”的人告诉郑大伯,说银行卡已经被冒用,如果不及时加密,将透支更多的钱,让他立刻到附近的银行去进行银行卡加密。

郑大伯随即来到家附近的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在ATM机处按对方提示操作,分别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入共6万余元。转账完成后,“李警官”又问郑大伯是否还有其他银行卡,郑大伯这才感觉到不对劲,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赶紧向龙桥派出所报了案。

银行:市民全程自助操作导致被骗

在市区一家农业银行分理处,柜员卓先生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不法分子用电信诈骗的方法骗到银行转账,因此在柜台汇款,职员会向客户询问是否认识收款人,以防被诈骗。

“虽然我们已经成功阻止了很多像郑大伯这样的人,但是还是很多人不相信我们,总是听信骗子的话,甚至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所以现在骗子也学聪明了,都是让受害人在ATM机上操作。”卓先生无奈地向记者解释,ATM机方便快捷,持卡可转账,还可无卡存款。市民在自助设备上办理业务,遇到不会操作的环节时,银行工作人员才会上前提供帮助,否则市民是全程自助操作完成汇款,因为这涉及到市民的隐私,所以被诈骗的事情时有发生。

警方:子女要常提醒父母防被骗

龙桥派出所的林警官提醒老年朋友,电信诈骗一般选择在上午9点至12点之间,因为此时“大家都在上班,只有老人在家”。一般老年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会着急,常常在焦急中做出不理智的判断。

为了防止老年人受骗,子女应尽到提醒义务,经常提醒父母保守好家庭以及个人的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最好将自己知道的“诈骗案例”讲给老人听。如果子女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看望父母,也要与家人保持电话联系,告诉老人自己的近况,防止老人因“过于担心”而被骗。(莆田晚报 吴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