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古城路护城河畔建生态停车场可停泊200辆车

2015-02-11 15:35  王龙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2月11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王龙风)随着莆田有车一族的不断增加,目前全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0万辆左右,可中心城区面临停车难的严峻问题,导致许多车主选择乱停车。那么该如何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呢?莆田市交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交警采取建设停车设施和整治乱停车两种举措缓解难题。

莆田市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宗雄坦言,目前莆田中心城区确实面临着严峻的停车难问题。王宗雄介绍,2013年,交警部门共建设了13个小型停车场,可以停车600多辆,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又挖掘中心城区路面停车泊位设施建设,目前全市中心城区路面停车泊位总数达到9302个。

王宗雄介绍,目前交警部门依旧在推进中心城区停车设施的建设。其中,古城路护城河畔生态停车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主体工程计划于春节前完成,预计可停车200辆左右。月塘片区开展交通微循环系统建设,实行一侧单向循环通行,一侧施划为停车泊位,既能缓解荔城大道、文献西路和学园中路的交通压力,也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问题,路面改造第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标志、标线和视频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第二期工程将于春节后启动。

针对乱停车的问题,王宗雄表示,不少车主觉得没有停车位停车是交警部门的问题,所以就理直气壮地乱停车,对此交警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对违法违规乱停车问题进行大力整治,2014年中心城区一共查处了20多万起的乱停车行为。

王宗雄表示,交警部门将继续排查挖掘城区可利用的停车资源,此外他也建议市民尽量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共同为城区的交通管理作贡献。

名词解释:

交通微循环系统是由部分城市次干道、支路及支路以下道路组成的局部的道路交通系统网络,是一个以打通断头路,加密次支路网,挖潜次支路通行能力,提高次支路的道路利用率为主要手段的包含一系列工程改造措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的系统工程,旨在强化次支路(尤其是支路系统)为主干路网分流减压和增加可选路径的交通功能,盘活道路资源存量,均衡道路网流量,提高整个城市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