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
留住节日习俗,也传承了爱国精神 今年正月初四晚,莆田市的网络朋友圈被“做大岁”刷屏了,洋溢着围炉、团圆的欢乐气氛。在本地论坛上,有网友甚至晒出了莆田人在非洲做大岁的场景。图片中,十几位莆田小伙举杯向家乡的亲人送上新年祝福。“无论身在何处,莆田人都不会忘了做大岁,而且比除夕更隆重,这是代代传承的。”莆田民俗专家林洪国说。 与做大岁相伴传承的,还有贴白额春联、初二不走亲戚等独有的民俗。民俗专家向记者解释了这两项习俗的历史来源:当年倭寇从兴化府城退走后,逃亡的民众回到家中,先贴白联办丧事,然后才贴春联补过年。为了祭奠逝者,在贴春联覆盖白联时专门留出上方一截,成为白额春联,流传至今;大年初二,在莆田被称为“探亡日”,是民众回到家中后互相探望亡故亲人的日子,为了避讳,此后约定大年初二这天不到亲戚朋友家中拜年。现在,如果大年初一已经登门拜年的,初二便不再有这项忌讳。 2008年1月,因为做大岁这项民俗,莆田市被列入国家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建议名单。同年11月底,莆田市戚继光纪念馆举办了戚继光诞辰480周年暨林墩大捷446周年庆典,同时还举行了省国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抗倭斗争400多年后,人们用公祭、书画展、文艺演出等各种方式纪念彪炳史册的抗倭英雄戚继光。 在莆田,除了戚继光,还有两位抗倭将军受到人们的世代敬仰,甚至演化成为供奉的神——涵江区江口镇白家村将军祠供奉的白将军和荔城区北高镇后积村万灵宫供奉的大王爷,其原型分别为抗倭英雄白仁将军和孔兆熙将军。白仁将军长期在莆田抗倭,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被倭寇包围,力战而亡。孔兆熙将军是从广东赶到福建解救兴化府城时战死的,他担任广东水师都统,作战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幸在混战中壮烈殉国。 1月29日至2月3日,莆田市举办了首届民族英雄神像巡游活动,巡游队伍在黄石、笏石、东峤、江口等地受到热烈关注。莆田市民族英雄文化研究会代表陈玉清介绍说,此次巡游活动是为了纪念曾在莆田地区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俞大猷、孔兆熙、白仁等名将,“在继承做大岁习俗的同时,牢记这些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