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失能老人,谁来护理——记者深入莆田城乡调查采访

2015-04-27 10:52  闵凌欣 郑美清 颜全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仙游农村80岁的失能老人林新长,10年来一直靠他人照料。

东南网4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闵凌欣 郑美清 通讯员 颜全驰文/图)

编者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养老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涉老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市场需求强烈,发展空间巨大。健康养老服务业被列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最具市场前景和最被看好的12大行业之一,未来10年,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业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以上。

当前,我省健康养老服务业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如何解决好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和就医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我们针对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地的探索实践,推出“聚焦健康养老”系列报道。

上周,本报记者深入莆田等地城乡,就居家失能老人护理难问题进行调查采访,并问计有关专家学者,今天起我们将连续推出有关报道,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

4月26日,莆田市荔城区胜利路小区,把病弱的老父亲扶坐在椅子上,再用绳子扎紧,一人一边奋力抬起,从六楼几步一歇地抵达底楼时,小郑和姐姐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由于疼痛和颠簸,椅子上的老人痛苦地呻吟着。

“我爸从去年12月发病到现在,不要说24小时要有人护理,光去省城、莆田和仙游等地医院住院就达6次,出院后还不时要上医院抽血、复查,老人动的是腹主动脉瘤搭架手术,不能背,又没电梯,每次都得这么抬上抬下,手都快断掉了。”小郑甩甩酸麻的胳膊无奈地说。

85岁的老父亲失能仅5个月,就把小郑一家人拖入疲惫、无助、痛苦之中,特别是小郑姐弟,他们都是上班族。像小郑父亲这样失能和部分失能的居家老人,在我省已有近百万人。他们普遍面临照料、护理、就医等诸多难题。

居家护理之困

“老爸加油,把手抬一抬……太棒了!”在仙游县鲤南镇,许飞像鼓励孩子一样,鼓励78岁的父亲动动手脚,以防肌肉进一步萎缩。

许飞父亲中风以后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吃喝拉撒都要别人伺候。“医生说,失能老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危险。为了护理好父亲,我多方找来资料,边学边做。”许飞说,妻子在外打工,女儿上大学,照料事宜只能由他一人扛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煎熬,让48岁的许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就怕我也倒下,那么谁来照料老人?”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黄美春告诉记者:“护理居家失能老人必须是家人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并且能够抽出护理时间的。”但是,绝大多数失能老人的亲属不仅缺乏护理常识,也无法长期透支时间、精力和财力。

自从母亲失能后,张雅琳的整个小家也陷入“失能”状态。“护理老人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张雅琳是独生女,丈夫在外工作,她说,自己上要照顾4个老人,下要照看未成年的孩子,工作又忙。“不是没想过辞职或请护工,但是,辞职没有收入,请护工,高昂的护理费谁来负担?”

记者在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农村调查发现,即便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儿女们也大多到外地打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一旦失能,处境更为凄凉。84岁的林秀华老人失能1年多,刚开始3个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还轮流回家照看一段时间,渐渐地,怨言越来越多,照料越来越少。如今,老人独居在破旧的老屋中,全靠邻居照应。

“家庭小型化和城镇化进程导致家庭空巢化和代际断层,同时,国家对失能老人这一困难群体的特殊养老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未跟进有关措施。目前,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主要靠家庭,造成家庭不堪重负。”有关专家认为。

护理队伍之忧

“请个护工吧,好歹有人搭把手。”照料失能父亲5个月后,精疲力尽的小郑姐弟决定请护工。姐弟俩托当地多家中介帮忙,好不容易以一天200元的价格请了个66岁的护工。

然而,护工上岗第一天就出了状况。“老爸每天吃什么药,我们千叮咛万嘱咐,而且一一写在本子上。降压药一天只能吃一次,明明早上吃过了,到傍晚时,他又拿来药片准备给老人喂下,幸好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惊魂未定的小郑发现,这个护工居然只认得自己的大名,连常见药名都认不得,更没经过任何护理基础培训。

护理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会力量。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除了三甲医院和养老院配备职业护工外,社会上的专业护工非常少。中介提供的所谓护工,主要是山区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农民,他们大多为文盲,没培训就上岗,难以胜任照料失能老人的重任。

“前几天刚刚收治了一个偏瘫哮喘病老人,家人带来的护工什么都不懂,给老人喂饭时操作不当,造成窒息,还好抢救及时,如果是在家,老人肯定死亡。”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护士长张春霞告诉记者。

专业护理队伍的巨大缺口是个全国性难题。统计显示,全国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每年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2万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社区护理之失

两个儿子近两三年相继去世后,仙游县枫亭镇的半失能老人薛奶奶养老陷入困境,84岁的她如今每月收入主要是240元的低保金和85元的高龄补贴,逢年过节还会收到一些慰问金。

薛奶奶栖身的是一间阴暗的旧屋。老人饿了,只能拖着病腿、搬动矮凳挪到煤炉灶前做点饭,做一次吃一天。记者问:“买米买菜,怎么办?”老人指指屋后说:“有个同宗孙辈住得近,叫一声,她帮我买。”“生病了,怎么办?”老人流泪了。

“对于没有子女赡养、没有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若能发挥作用,提供应有的照料就好了。”仙游县老龄办主任苏兆瑞说。

但实际上,一些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村(社区)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薛奶奶所在的兰友社区为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011年建成,但首批6万元的省级财政拨款和市、县配套资金花光后,后续的资金跟不上,目前服务站的服务主要局限于为健康老人提供娱乐生活。

“当初建站,就是想给社区老人提供日托照料、护理陪护、医疗保健等服务,但维持服务站基本运转,一年就要数万元。没有后续资金,这些功能只能束之高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林椿年说。

记者调查发现,2010年至2014年,我省2219个社区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但如今,由于后续资金短缺等原因,多数服务站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曾有有识之士呼吁,在社区配置专业护理人员,通过有偿或低偿服务上门照顾失能老人,运用社区医疗资源为失能老人解决一些基础的医疗需求,比如打针、抽血等。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各地社区大多未能配备专业护理员,社区医疗机构更是招不到人、留不住人。

失能老人护理是民生问题

东南网4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美清 闵凌欣)

“眼下,失能老人护理和养老难状况极其严峻,若不加以解决,十年二十年后代价将更大!”在莆田城乡调查采访失能老人问题时,莆田市老龄办主任陈鸿星一再发出这样的感慨。

失能老人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按国际通行标准,就是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这六项无法自理的老人,而其中两三项无法自理的称为半失能。据新近研究表明,我国老人出现完全不能自理状况的平均年龄为79岁,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去世,平均时间是44个月。

失能老人最痛苦,最需关爱和温暖。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相适应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体系至今尚未形成。99%的失能老人只能依靠家庭进行自我照料和保障,其家庭“压力山大”。可以说,“家有失能老人,全家陷入困境”成为当今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失能老人的护理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失能老人的护理难题,不仅有利于提升病痛中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