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政务 > 正文

翁玉耀:鞋业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前头

2015-07-31 09:38  黄国清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7月29日晚,莆田市鞋业产业转型升级沙龙举行。市长翁玉耀在沙龙上与我市鞋企负责人畅谈转型升级,谋划加快鞋业转型升级思路和举措。副市长陈志强一同参加。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洛弛制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双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协诚鞋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实践,从技术改造、“机器换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电子商务、政府服务等方面,对鞋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翁玉耀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翁玉耀说,制鞋业是莆田一大传统产业。莆田要在全省转型升级中走前头,鞋业要在莆田转型升级中走前头。希望大家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增强主动性,抓紧推进鞋业转型升级,争取转得早、转得快,打造莆田鞋业产业升级版,切实把莆田好鞋做大做强,让莆田好鞋走天下。

翁玉耀说,市里高度重视鞋业产业转型升级,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要深入调查摸底,把本辖区的鞋业企业摸清楚,了解企业的所思所想所需。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履职,为鞋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有针对性的服务,及时破解当前存在的融资、用工等难题。要强化政府引导,积极为鞋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落实好技改补助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要大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快研发、电商、检测中心等资源的整合。

翁玉耀指出,推动鞋业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发挥着关键作用。他鼓励企业积极在产品、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积极推广“机器换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每一个企业转型升级都要结合企业实际,各有重点,各显特点。每一个行业转型升级都要有一个标杆,通过标杆建立品牌标准,提升转型升级的层次和水平。

沙龙上,针对企业提出需要协调帮助解决的问题,翁玉耀还当场要求相关部门落实。

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彪主持沙龙。(湄洲日报记者 黄国清)

相关新闻:

图为沙龙现场

让莆田好鞋走天下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畅所欲言吧!”7月29日晚,莆田市鞋业产业转型升级沙龙在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市长翁玉耀的开场白,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船大不好掉头。莆田鞋,这么有型,如何转?目前,全市制鞋产业共有生产企业4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近140家。今年上半年,制鞋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全市制鞋产业共有直接、间接从业人员60多万人。转型升级,必须先转变观念,多方发力。”沙龙一开始,大家便纷纷谈及观念更新的话题。

该如何更新观念?

“实现莆田鞋业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福建洛弛制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英洪说。

“通过创新,华峰建立了品牌标准,才在与国际巨头对话中不落下风。”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华玉说。

莆田双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宗虎和长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锋则建议,鞋企要抓住机会,借助“互联网+”,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线上线下的“比翼双飞”。

三威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华、艾力艾三路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金銮等企业家希望,政府和学校能在鞋业转型升级中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同时要加快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走“机器换工”发展道路。

从晚上7点到将近11点,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企业家们对转型升级吐露肺腑之言,既谈机遇,也说困难,更多的是举措。

每当提及企业需要政府帮忙,翁玉耀都插话询问“需要政府具体怎么帮忙、怎么支持”,并当即落实到有关部门。

沙龙现场,一个又一个利好政策增强了企业家的信心。在场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表态,全力支持莆田鞋业转型升级。

“这场沙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鞋企转型升级的重视,也大大增强了鞋企的信心。莆田好鞋,有型,更期待转好型。”市鞋业协会会长、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彪如是表示。 (湄洲日报 黄国清 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