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国家级雕塑技能大师陈春阳——大师为人梯 新法传雕技

2015-08-24 09:36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陈春阳为前来实习的大学生演示技法。

东南网8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文/图)最近,莆田市陈春阳大师工作室又迎来一批前来进行暑期实践的大学生。面对每一张刚入行的新面孔,陈春阳,这位国家级雕塑技能大师总是不厌其烦,将自己20多年的创作心得倾囊相授。

多年来,陈春阳一直甘为人梯,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工艺雕塑当成余生最重要的使命。始创于宋代的陈氏工艺雕塑,集众家之长走出一条独特的路,能雕又能塑,被列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准备申报省级非遗。由于善于融入创新理念和时代元素,陈春阳在师带徒方面贡献突出,今年1月,国家级陈春阳雕塑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认可,这不仅在莆田是独一无二的,全国木雕行业也仅有2人获此殊荣。

用新法带学徒

8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陈春阳时,他正在指导徒弟学习泥塑工序。20岁的小伙子陈智敏做得十分用心。他在这里拜师学艺1年多,已经能把一尊小型泥塑关公捏得颇为形似。不过,陈智敏觉得自己的技艺还远远不够,“我离师傅差得远,师傅19岁就开始带徒弟了”。

当时是1993年,陈春阳刚刚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由于父亲陈国华是当地有名的雕塑名家,陈春阳从小就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莆田木雕“精微透雕”的精妙技法,加上专业院校的理论知识,他年纪虽轻却具备了厚实的功底。“那时,学生们是冲着父亲的名气来的,我也试着教了几次,大家觉得有新意、效果好,我从此立下了传承古法雕塑技艺的志向。”陈春阳回忆说。

用新法、有创意,是陈春阳在师带徒方面与老艺人最大的不同点。老艺人往往按照传统套路,主要教徒弟们手艺、技术,几年下来,技艺虽精,却难有艺术底蕴。陈春阳则要求他的徒弟,不仅要磨炼传统技艺,还要学习素描、线描等绘画基础课程,借此夯实艺术基础。“我把课程分得很细,而且容不得半点偷工减料。”陈春阳说,他还在教授传统木雕技艺时加入现代审美元素,让年轻徒弟具备与时俱进的创作能力。

20多年来,从陈春阳工作室学成出师的徒弟已有几百人,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成为工艺企业的创作骨干,部分人还成长为市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春阳的工作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师摇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