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致敬第31个教师节: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15-09-10 11: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周联清翁玉耀向全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图为市委书记周联清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看望慰问教师。 湄洲日报 蔡昊 摄

图为市长翁玉耀在莆田二中看望慰问教师。

湄洲日报 李升华 摄

9月10日是第31个教师节。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周联清前往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看望部分教师,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以及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市领导程强一同参加。

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周联清走进实训中心等,观看实训课程演示,了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学生就业等情况,并与教师代表座谈,送上慰问金。【详细

东南网莆田小记者走进微风糖DIY蛋糕致敬老师

孩子们现场DIY蛋糕

东南网莆田9月5日讯(本网记者 董太领 实习记者 陈海萍)9月5日上午,东南网小记者们来到了莆田微风糖北磨蛋糕烘焙店,并以“致敬我最亲爱的老师”为主题DIY蛋糕。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开拓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体验动手乐趣的同时,表达了对老师真挚的祝福。【详细

“飞虎英雄”陈炳靖昨重访母校向老师送上节日祝福

图为砺青中学学生为陈炳靖戴上红领巾、别上校徽。

今天是教师节。时隔30年再次回到故乡莆田、我国目前唯一健在的“飞虎英雄”陈炳靖,昨日回到他的母校——莆田砺青中学,向老师送上节日祝福,并祝愿学生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详细

秀屿区教育系统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文艺展演活动

秀屿区教育系统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节文艺展演

9月6日晚,秀屿区政广场华灯璀璨,歌声嘹亮,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秀屿区教育系统庆祝第31个教师节“祖国颂 园丁情”文艺展演在这里举行。

秀屿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区教育局全体干部、区直各校(园)负责人、受表彰先进个人以及城区2000多名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古稀教师许更生:从教37年,登上50多所学校讲台

一家三代7人从教,总教龄超过200年,其中5人是高级教师,1人为特级教师,1999年的教师节,我市这个忠于教育事业,并做出突出成绩的家庭被授予“优秀教育世家”。如今又是一年教师节,这个“教师之家”最年长的老师许更生向记者讲述“讲台下”的故事。

71岁的许更生是我市首届特级教师协会会长,全国优秀教师、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在介绍自家的“教师家谱”时,他说,他的父母都是福州师范学校的教师,母亲去世后,父亲娶了继母,继母也是老师,在幼儿园任教。父亲和继母已故去多年。他和在福州市财会干校教书的大弟及在福州子阳小学任教的大妹也都退休。唯一在校任教的是在荔城区梅峰小学教书的女儿。

虽然已从教师岗位退休,但许更生和大弟、大妹都退而不休,继续奔走在教育系统,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去年,古稀之年的许更生还在福州登台,给日升中学的学生上课,还给来自全省的140多位教师作了“语文教学应当以书面词语的积累运用为核心,以课堂联词组段为抓手”的教学讲座,是当时登台年纪最大的讲师。

回忆从教的37年经历,许更生教过小学、中学、大学,还上过莆田县电大、市、县委党校的讲台。期间,不是没有比教师更好的工作机会,但他不为所动,依然留在讲台。他风趣地说,他属猴,却不爱动,一辈子只愿和课本、黑板打交道。但属猴的他还是有猴性难改好动的一面,就是喜欢自讨苦吃,经常到各个学校上课、调研。这些年来,先后登上城乡50多所学校的讲台。

提起教师生涯,许更生有说不完的故事,但让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1978年,高考恢复第二年。许更生根据平时研读张志公、吕叔湘先生语文改革论述,以及刚颁布的《语文大纲》,大胆建议教育局领导在高考前夕紧急召开研讨会,布置各校重视缩写训练。但当时有些重点中学备课组长却认为,高考都是命题作文,不会考缩写这种“小儿科”的题型。然而当年的高考作文果然要求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不是考前做训练,考生必定在考试中“马失前蹄”。这次“猜中”作文题型的偶然举动,在省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同行都以为许更生有什么内部“天线”,几年间登门“取经”、索取资料的络绎不绝。

另一件事是,2001年,莆田市作为教育部7个语文命题改革试点之一,当年在进修学院担任教研部主任的许更生承担教育部“中考语文命题改革”课题,他提出了“联词组段”的创新作文题型被全国同行接受,成为中、高考题型。后来“联词组段”还进入了“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等搜索网页。

今年是第31个教师节,连日来,许更生一家已经收到来自各地学生的节日问候。他说,每年教师节,社会各界对老师的感恩与祝福,总是让他感动。2008年,教师节前夕,他教的首届学生和最后一届学生不约而同前来看望他,为他送来节日的祝福。“开门弟子”和“关门弟子”同时到来,让他很惊喜。去年,恰逢他七十大寿,市教育部门前来贺寿,让他倍感温暖(如图)。

既然选择,就要钟爱。他说,教研永无止境,当一名教师,就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当“好好先生”,不提不痛不痒的反馈意见。不当“笔录员”,而要边听边思考,这样才能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工作。

(湄洲日报 黄凌燕 文/图)

仙游举行“简朴・隆重・宽松・融洽”教师节庆祝活动

2015年9月6日上午,“简朴・隆重・宽松・融洽”的第3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在仙游县如期举行。庆祝活动包含:举行仙游一中林德临教学大楼落成暨开学典礼、开展慰问优秀教师代表活动、召开庆祝第31个教师节座谈会。庆祝活动简朴、隆重、宽松、融洽,表彰了先进,树立了典型,汇聚了精气神,营造了正能量。

上午8:30,在仙游一中林德临教学大楼前,气氛热烈,充满喜庆,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企业家林建平及其邀请的嘉宾,仙游一中校级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齐聚一起,热情参与林德临教学大楼落成暨开学典礼仪式。仪式上,仙游一中黄桂福校长作表态发言;郑瑞锦书记给企业家林建平授“捐资助学・功德无量”牌匾;郑瑞锦书记和郑亚木县长为仙游一中林德临教学大楼揭牌。王建煌副县长主持了该仪式。

塘头学校举行教师节表彰会

9月7日下午,塘头学校全体教师在四楼会议室,举行庆祝第3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会上,学校领导给老师们送来了温暖的祝福,并表彰了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日常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李校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对获奖者表示祝贺,对老师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后,全体教师当场签订了新学年的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涵江区教育信息网 陈天英)

一家三代出了八位教师 这个“教育世家”当之无愧

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教育世家”江启亮先生,请他介绍他一家三代八个当教师的故事。乐观豁达的江老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把他家的感人故事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娓娓道来。

江老先生告诉记者,他祖籍涵江,父亲江宗泮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执教于莆田六中。他的父亲出身寒门,从不羡慕达官显贵,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英才遍五洲。他的父亲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颇有建树,成为当年莆田地区教育系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江启亮表示,受父亲的影响,当年报考,他第一志愿就填报了福建师范大学。1980年,他师范毕业后分配到秋芦中学教书,1986年调到锦江中学任教,担任高中年段长。2005年参加全市化学公开课比赛,获得一等奖;他曾先后三次获得由莆田市教育工会颁发的园丁奖。他辅导的学生在参加历次全国奥林匹克福建省莆田市赛区比赛中,学生李文玉、黄健、吴杨野曾先后获得三等奖……后来,江启亮的两个弟弟也都子承父志考上了师范院校,当上了人民教师。

看到父辈们都当人民教师,于是他的儿子、女儿、侄子也都成了教师。侄儿师大毕业后不想当教师,想下海经商,江启亮就苦口婆心地做他的工作,后来侄儿还是选择当老师。他的儿子也曾经嫌弃当老师清贫,想跟同学去经商。江启亮便耐心地对他说,要安贫乐道,不要见异思迁,要坚守教坛这一亩三分地,让三尺讲台陪伴一生……他掏心窝的一席话,说得儿子动容心折,如今,他的儿子也成为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多次评为先进个人。

为了让“教育世家”世代相传,流芳百世,每年教师节,他都要让自己的两个弟弟、侄子、儿子、女儿、媳妇回家,然后专门搞一个家庭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谈各自开学后的工作情况,围绕学校、学习这个话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每此时,他还将自己过去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全部传授给他们。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教育事业如此情有独钟?他坦言:当教师是清贫的,但又是富有的,每年教师节,许多学生都会到他家里看望或打电话祝福。连一些远在海外的学生也会给他发来短信。有一次,他生病住院,有几个学生去医院轮流护理,有个学生还把从家里煮好的鸡蛋送到医院给他吃……(莆田晚报 钱碧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