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仙方言与季节时令相关的俗语 可用于指导农作

2015-09-16 16:42  陈小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莆仙人根据天气规律产生了不少与时令季节相关的俗语。这些俗语形象生动,用于指导后人的农作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本期与读者分享莆仙方言的是来自涵江的张女士。张女士认为,莆仙方言俗语,除了形象生动,还是当地人长期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丰富的经验传承。

张女士说,莆仙人以正月初九天气的好坏,判断当年早稻秧苗的生长情况。这一天晴好,预示早秧生长不好,这一天寒冷或阴雨,则早秧会好,由此产生俗语:“初九寒,早秧旺沙沙(很旺盛)”,或者“初九好,早秧无所讨。初九坏,早秧无所埋。”民间认为春天宜旱,旱则预兆好年成,俗语称为“春旱起粟廒(谷仓)”。

天气的好坏还可判断当年地瓜的丰歉。莆仙人认为农历五月十九当天如果打雷,预示当年地瓜丰收。俗语为:“五月十九雷,红薯厄大土槌”,土槌是用于敲碎土块的农具。夏至日刮北风,预示早稻顺利登场。莆仙人称“北风送夏至,早粟无代志(事情)”。而那时水稻已成熟,最怕阴雨连绵或涝灾,无法收割。“雷拍秋,布袋‘笏冷妞’(倒竖)”,该句俗语与立秋有关,意思为立秋这天打雷对农业生产不利,预兆歉收。冬至日则宜晴,晴天则预示当年粮食收成好,相应的俗语为“冬至静,五谷平”。

除夕夜,人们在围炉守岁时,忘不了到户外看看天。当地有看星星占卜黄豆丰歉的习俗。除夕夜星汉灿烂,预示黄豆丰收;若云遮雾障,寥若晨星,则黄豆歉收。上半夜卜明年早季的黄豆,下半夜卜晚季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