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探访莆田传统食品碗糕制作手法 色雪白味香甜

2015-10-27 17: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发糕蒸熟了,表面裂开了口子

发酵过的稠米浆倒入模子前还需搅拌

东南网10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文 马俊杰/图)碗糕,是一种普通食品,节日祭祀时也会用到,广泛存在于莆田、潮汕和闽南等地。因为碗糕制作工序繁杂,耗费体力大,如今制作者已在大量减少。

昨日,记者现场探访了碗糕制作手法,为读者找寻童年时那股淳朴的米香味。

米浆要发酵10小时

凌晨5点半,记者来到天九湾市场许师傅的铺子内。因为当天早餐就要售卖碗糕,许师傅每天都是凌晨1点多就要起床忙碌。碗糕制作用到的原料就是大米,为了保证后期成品在口感上软硬适中,大米一般选用早米。因此,碗糕的别名为早米糕。

大米要先用水浸泡两个小时使其变软,随后用机器将其磨成米浆。磨浆时加入白糖,比例为一斤大米配四两白糖。磨成后的米浆不可马上使用,要放置10个小时进行自然发酵,可放入之前剩余的老酵母。如果发酵过久做出来的碗糕会发“酸”,吃起来无味,还会掉渣儿,因此要加入适量的食用碱来中和。最后,将米浆放入容器内,用大火蒸15分钟。

刚出炉的碗糕颜色雪白,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味。由于膨胀碗糕会凸起高出容器面,上面裂成几瓣,像一朵盛开的花。许师傅说,碗糕放置冷却一会口感反而会更有弹性,吃起来筋道、细嫩、鲜甜。

花状寓意有好兆头

今年54岁的许师傅是秀屿区月塘乡联星村人,做碗糕已有近30年了。许师傅每天要做大约100斤的碗糕,除了零售,还卖给学校食堂及早餐摊。许师傅说,早期的碗糕还是用茶杯做的,小小的一个卖2分半钱,现在一个要一块钱了。除了茶杯,后来莆田人以装食品的陶钵子为盛器做成碗糕,方言称为坩(gān)囝糕,旧时贺乔迁要送这种坩囝糕,寓发财、家族发达之意,因为莆田话“坩”和表示家族的一支的“科”同音,有的地方则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据了解,莆田碗糕用于端午节。

“做碗糕一要发酵得好,二要碗糕顶面裂开成笑容状。”许师傅说,人们经常会说碗糕“笑”得很好看,象征家中会充满欢笑。许师傅回忆道,小时候在家中,长辈或者亲戚常会做些碗糕,然后分给邻家的小孩一起吃。许师傅说,自己没有学徒,做碗糕就到他这代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