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币》
民间陶瓷雕塑技师陈万龙
东南网莆田5月6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造型古朴,釉色淡雅,胎质灰白着青裳,这样的仙游陶瓷,你们是否见过。在日前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上,仙游陶瓷首次亮相。展会上,青如玉、明如镜的《玉币》以及一件件气韵典雅的人物雕像,均出自民间陶瓷雕塑技师陈万龙之手,作为莆田陶瓷技艺的代表性作品参展引人注目。
“不喜欢和大家走一样的路”
民间陶瓷雕塑技师陈万龙介绍,仙游曾发掘出土很多的古代瓷片,仙游窑窑址也于1953年发现,遗留有青瓷、 青白瓷及黑瓷标本,以及一些文字资料记载都可证明仙游陶瓷工艺历史悠久。历经时代变迁,仙游陶艺渐渐沉寂无声,能烧出一手精美陶瓷工艺的人才难以寻觅。
陈万龙从小就非常喜爱工艺美术。像大多数工艺美术爱好者一样,他也喜欢到庙堂里观摩精美的佛像、建筑,寻求艺术灵感。他说,自己经常被寺庙里,造型大方、形神兼备的塑像所吸引。莆田木雕、玉雕、石雕等工艺繁荣,为何却选择从事陶瓷工艺制作?“我喜欢挑战,不喜欢和大家走一样的路!”陈万龙说。
虽然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但对制瓷技艺一无所知的陈万龙,在确定了人生方向后,就跟随村里陶厂的师傅学习。为求技艺精湛,他还前往中国瓷都景德镇、浙江龙泉等陶瓷产区深入学习。
选泥、拉坯、雕刻、阴干、烧制等十多道程序,陈万龙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揣摩领悟。回忆起当初学习探索的岁月,他说:“当时就跟走火入魔一样,每天都围着烧炉转,一个失败了再试,身边堆满废品。头发留得很长,满脸尽是胡子都没有去打理,非常疯狂。”
陶瓷烧制技艺“水土不服”
学有所成后,陈万龙向亲朋好友募集资金,开始创业。但没想到,学回来的陶瓷烧制技艺却“水土不服”,烧制出来的瓷器出现了大量废品。成堆的试验品被砸掉,筹集的资金也用完了,这沉重的代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陈万龙依然不放弃,秉持着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过不断地调配方,无数次地烧制,终于取得成功。
1999年,陈万龙卖出了第一个产品。回想起成功的那一刻,陈万龙记忆深刻,“那时候一把小壶子卖了200元,真的非常开心!心想自己的作品终于得到认可了。”
尽管创业的前三年,亏得一塌糊涂,陈万龙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陶瓷梦。从20岁下定决心到而立之年,10年的探索学习,陈万龙的陶瓷制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准。2000年,其作品以“青如玉、明如镜、声如馨”的特点,成为业界的新类。
陈万龙作品
“让仙游陶艺补齐莆田工艺短板”
“我所有的陶艺品都是纯原料、纯手工制作,不添加色素,这也是我产品最大的特色。”此外,陈万龙吸取仙游工艺美术佛像制作的特长,融合红木文化和青铜制作、木雕工艺和青瓷技艺于一体,他制作出来的青瓷作品造型古朴、器型大方、风格迥异,多件作品被地方博物馆收藏。日前,陈万龙携百件精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更是备受关注。
莆田市二轻工业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莆田工艺种类繁多,却唯独少了陶艺。之前,泉州德化县举行陶艺大赛邀请莆田参加,整个莆田就只找到3家制作陶瓷的。“经了解,陈万龙陶艺水平在业内较有名气,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窗口,让大家认识仙游陶艺,补齐莆田工艺短板。”
陈万龙坦言,首次参展自己收获颇多,当下国家提倡发扬工匠精神,今后将寻求更多的机会“走出去”,透过瓷土传播仙游文化,发扬仙游制陶工艺。
相关新闻:
莆田仙游县新窑村:三百年陶艺 双手代代传
东南网2015年11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伟强 陈小芳/文 马俊杰/图) 陶器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在中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百多年前,郭氏入闽始祖在现今仙游县盖尾镇新窑村建龙窑、制土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泥土绘制成一个个精美的陶艺术品,并走进千家万户。
新窑村郭氏传统土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17代,传承人郭瑜斌不仅继承了郭氏先祖的土陶技艺,还将陶艺品远销欧美。如今,他开启全新探索,将机械与手工相结合,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延续传承传统技艺。
昨日,海都记者前往新窑村,感受从泥土到艺术品之间的百年技艺。
三百多年龙窑已燃烧至今
刚到新窑村,一股烧窑味便扑鼻而来。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古窑,当地人沿袭先人的叫法,将烧陶窑称为龙窑。窑主人郭瑜斌说,郭氏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入闽来到新窑村后,就带领族人开始土陶制作,现存的龙窑便是当时先祖留传下来的。
如今,村里仍有几户人家与郭瑜斌一样,坚持从事传统土陶生产,而且沿用的是古人发明的传统制陶工具,用灵巧的双手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郭瑜斌说,不仅龙窑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工坊也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至今村人都舍不得推掉,老师傅们都乐意在破旧的瓦房内施展技艺。
练土、拉坯、作画、烧窑……近十道工序,纯手工完成。当天,得知海都报将对新窑村传统土陶技艺进行报道,郭瑜斌特地安排两位大师,将土陶技艺精髓展示给记者看。他们希望能通过海都报,将该项非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绝对专注是拉坯好坏的关键,丝毫差池则坯不成型
陶泥飞旋双手间画笔坯上走
陶土取自地下十多米的黏土,黄、黑两色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来回练土后方能送进工坊。
“很多环节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那些都是大师的经验、感觉。”郭瑜斌说,传统土陶技艺有不少奥秘,这些奥秘都是祖祖辈辈传递累计下来的,日积月累称为精髓。拉坯师傅边与记者聊天,边熟练地拉坯,双手轻柔地把握住飞旋的陶泥,两三分钟内,在往复地提、拉、挤的过程中,陶罐逐渐成形。
拉坯师傅告诉记者,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成型晾晒后,画工会选择硬度、干度合适的陶坯进行作画,一支支画笔将会在陶坯上游走,绘上花鸟、神兽等图案,让陶坯瞬间有了活性。
记者了解到,作画即雕刻分为浮雕和阴雕,如今浮雕技艺几近失传,对此,郭瑜斌很是痛心,因为高超的浮雕技术,可赋予陶艺品生命力。
潜心学艺三年只为一火候
在郭瑜斌的制陶厂里,除了传统手工工序,还有部分已融入现代机械,这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然而,新窑村的土陶技艺至今仍无法过多用机械取代。为此,郭瑜斌曾为了掌握烧窑的火候,专门花费三年时间,潜心学习。
烧窑时,火候的掌握关系到陶品的质量,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火候的掌握仍需要靠感觉和经验。“先用大火在主炉烧24小时,再依次在22个窑窗烧火,直到火候刚刚好。”郭瑜斌说,没有温度计等现代设备,但烧窑人可准确感知炉内的温度是否合适。
陶罐造型古朴,简单的刻花更显韵味
在郭瑜斌的元芳陶器
工艺厂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正待上色的陶器,上色前工人会先通过敲打来判断陶器是否存在裂痕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烧制完成后的陶器,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上色,上完色就是成品了。”郭瑜斌说,现在厂里的陶罐主要是销往欧美市场,国内的还在推广。
手工技艺不能丢将与机械结合
郭瑜斌从小玩着泥巴长大,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习土陶制作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村里在郭瑜斌这一代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掌握了全部工序。
“以前几乎全村人都在做土陶,每家每户都会祖传技艺。”郭瑜斌说,因为其他行业的冲击,加上制陶业本身十分辛苦,现在村里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了,也只剩下几家制陶工厂。郭瑜斌表示,如果不加紧传承,纯手工的土陶制作技艺在十年内一定会消失。
可他认为,土陶发展前景非常好。为此,郭瑜斌一直在探索将机械与传统手工相结合。“机械化提高产量的同时,如何掌握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持传承技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郭瑜斌说,祖传的技艺不能丢,他会想方设法让其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