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妈祖文化传播丝绸之路 莆仙戏曲唱响古都西安

2016-09-08 12: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神妈祖》

东南网莆田9月8日讯 9月11日、12日晚上7时45分,西安易俗大剧院,2016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展演剧目,由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演出的莆仙戏《海神妈祖》在那里上演。

莆仙戏新编传奇剧《海神妈祖》,演绎的是北宋初年莆田湄洲女子林默娘从凡人到海神的故事。剧中,默娘深感海难的无情而发愿救助生民,上天感其善念,传授预灾示警、造福渔民的法力。焚屋引航,解危救难于海上风暴;伏机救亲,法力不济致父存兄亡;拒亲明志,终身护航而慈名永著。本剧展示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千百年来,随着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延伸,妈祖信俗从沿海各地传播到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妈祖也因此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庇护神”。

莆仙戏莆仙戏,成于宋,明清盛演至今,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流行于莆田、仙游及周边兴化方言区。莆仙戏现存五千多个莆仙戏传统剧目,其中一些为宋元南戏剧目。莆仙戏音乐古老而丰富,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音乐曲牌与唐宋大曲同名者12首、与唐宋词调同名者81首、与金诸宫调同名者8首、与南宋唱赚同名者5首、与宋元南戏同名者143首、可知出于古曲者80多首。莆仙戏行当保留了宋元南戏旧规,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俗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称“八仙子弟”。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保存大量具有剧种辨识度的独特表演科介,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莆田市文广局)

主创人员

编 剧:姚晓群 国家二级编剧

导 演:刘作玉 国家一级导演

副 导 演:王少媛 国家一级演员 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副 导 演:林金标 国家二级演员

音乐设计:林国城 国家二级作曲

舞美设计:陈文龙 青年舞美设计

人物造型:刘晓敏 人物造型设计

服装设计:穆丽华 服装设计师

灯光设计:齐仕明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 国务院特殊津贴

专家名角荟萃

林 默 饰演者 黄艳艳 国家二级演员

王 氏 饰演者 王少媛 国家一级演员 花奖获得者

阿 龙 饰演者 吴清华 国家二级演员

马库斯 饰演者 郑仁森 国家三级演员 华奖获得者

(黄艳艳饰林 默)

(王少媛饰王 氏)

(吴清华饰阿 龙)

(郑仁森饰马库斯)

2016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西省人民政府

承办:陕西省文化厅

时间:2016年9月7日—21日

地点:陕西西安

本届艺术节有60个“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和地区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国内外50台、100场形式多样的演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