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投资4亿元 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产业中心

2016-09-08 16:39  陈晋 蔡学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9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晋 蔡学伟)记者昨日从莆田市政府获悉,近日,市政府出台《莆田市“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力争把莆田市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示范区、对台对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艺术精品生产创作、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推进莆田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互联网+”

根据规划,到2020年,莆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并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各个县区的公共文化“互联网+”服务方式和手段日益完善。其中,利用莆田建设智慧城市的契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统筹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公共电子阅览室等设施。

2016年至2020年,全市各县区将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建立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库,推出5-8个(台)具有莆田特色的优秀剧(节)目。

未来四年,莆田将实施莆仙戏振兴计划,推动莆仙戏繁荣发展。挖掘、整理、研究莆田特色文化资源,重点挖掘妈祖文化、九仙祈梦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莆仙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鼓励以文学、戏剧、影视、美术、创意设计等艺术形式创作凸显莆田本土文化的优秀作品。实施莆仙戏振兴工程,出台《关于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莆田市莆仙戏传承保护中心,开展优秀剧目复排、支持剧目创作、扶持重点院团、推进人才培养等工作,打响莆仙戏品牌。

历史文化名村将保护性开发

记者了解到,除了对公共文化发展做出详细规划外,此次出台的《规划》就历史文化名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保护和发展目标。其中,文广部门将制定《文物维修工程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机制。

同时,将实施“留住乡愁”计划,推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近现代优秀建筑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完成《莆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规划方案。保护县巷、大路街等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传统民居的修缮与恢复,景观塑造,打造莆田版“三坊七巷”。

湄洲岛将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

《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莆田要借鉴博鳌论坛等知名论坛峰会模式,建设世界妈祖和平论坛(海洋论坛)永久性会址,举办区域性、两岸间议事协调会议,为开展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妈祖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未来,湄洲岛上还将有免税商店、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等,逐步推进妈祖文化核心区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等国际化进程。莆田市政府将投资4亿元,建世界妈祖文化产业中心,积极推进妈祖文化中心的建设,依托妈祖文化,打造以影视动漫创作、文艺创作演出、文创产品研发、节庆活动、艺术创作等五个基地为支撑的妈祖文化产业中心,把湄洲岛打造成世界闻名的朝圣中心和旅游度假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