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秀屿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 落实河道综合治理升级水环境

2017-03-31 12:38  柳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http://pt.fjsen.com/dnsp/2017033001.flv

流域内河道清障后水流通畅

东南网莆田3月31日讯(本网记者 柳烨)日前,莆田市出台《莆田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进一步发挥河流综合功能,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为“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提供支撑保障。 自3月13日秀屿区河长办实体运行以来,秀屿区委、区政府统筹各部门处理各类阻水障碍物192处,占用河道水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河道垃圾预估200方已基本清理,全区河道综合治理落实到位,全面升级“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秀屿水环境。

3月29日,秀屿区区长蔡晃接受东南网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当前秀屿区“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整体部署。

河道综合治理落实到位

据了解,日前,秀屿区下拨180万元清障经费,并发动老人会、宫庙董事会等民间组织出资出力以及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完成全区192处河道障碍物清理。同时,该区推进10家生猪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推进污水配套管网26.2km铺设,扩建的莆田市秀屿污水处理厂达到日处理1.5万吨。在执法方面,相关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查处16件环境违法行为,拆除养殖场17个。

蔡晃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整体要求,秀屿区各级各部门坚持“时间赶前不赶后、标准就高不就低”两大原则,贯彻“清障、截污、执法、治理”四个方面举措,同时在治理保障方面采取全面普查结合重点深查、定期巡查结合突击督查、全程跟查结合成效核查。

蔡晃说,通过实施河道工程包项目运作,秀屿区已投入1.5亿元完成22条72公里河道整治,此外,秀屿区政府已融资6亿元,有力促进河道综合治理。全区119条210km河道全流域已实现无障碍阻洪、无垃圾漂浮、无污水排入的第一阶段目标,河流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目前秀屿区已完成全区河流名录登记和河流边界划定,并统一制作安装95个界桩,进一步明确界限责任主体,同时,河流专管员招聘工作,预计4月份河流专管员全部到位,实现护河管河日常化、常态化。

全面升级秀屿水环境

蔡晃指出,当前秀屿区推行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已基本成型,除了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健全完善外,更重要的就是构建秀屿区河长制工作检查考核体系。全区将按照定期巡查结合突击督查、全面普查结合重点深查、全程跟查结合成果核查的“三结合”方式,架构考核责任体系,实化、细化、量化考核指标。

蔡晃介绍,下一步秀屿区将继续围绕“两原则、三结合、四举措”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促进“河道整治、治污截污、协调办公、资金保障”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通过治污截污、防洪防涝、清水提质、防乱保序、生态绿化相结合的系统整治措施,统筹河道全流域污染源控制排除、障碍物清理疏浚、水质保护提升、水事违法防治打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健全监测监督体系,确保河道河道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督促各镇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坚决杜绝“前清理、后设障”现象,推进河道保洁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河道水质。全面升级“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秀屿水环境。

目前,秀屿区的清障专项行动已近尾声,7个镇正在对清障成效进行自查自纠、拾遗补漏。全区上下正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契机,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增强发展后劲,逐步实现人水和谐、发展与生态共荣的绿色发展目标,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建设港兴业旺、富美秀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