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城厢区常太镇机关干部参观学习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

2017-07-29 12: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http://pt.fjsen.com/dnsp/2017072902.flv

常太镇干部参观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

东南网莆田7月2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28日下午,莆田城厢区常太镇全体镇机关党员干部、全体村主干来到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参观学习东圳移民精神,接受廉洁熏陶,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修身齐家,培育清明家风,涵养党风政风。

据了解,1958年6月,因常年遭受水灾,原莆田县委、县政府动工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民为东圳水库建设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展示了广大移民“崇厚德、讲大局、甘奉献、勇自强”的移民家风传承,做出第一次奉献。2010年,常太人民为保障全市百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在各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短短二十三天之内,放弃当时赖以生存的畜禽养殖产业,完成拆除自家养殖场的任务,做出第二次奉献。2014年以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开展东圳水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库区一级保护区的660户群众再次舍小家顾大家,搬迁安置城区,做出第三次奉献。常太人民的三次奉献形成的东圳移民精神,历史将永远铭记。

常太镇干部参观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

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设立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挖掘、传承、展示东圳移民“崇厚德、讲大局、甘奉献、勇自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区千家万户落地生根,尤其是对广大党员进行家风家训教育,以良好的家风促进好政风好民风,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氛围。

据介绍,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占地近1000平方米,由引子区、“三次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移民精神,传家风正社风”、“移民之路,勤创业奔小康”、结尾区五部分组成,以移民的家风传承与践行为载体,通过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物和生动的故事,为后人再现了奉献传家的壮举。这是一部东圳移民的见证史,更是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宝库,必将带动“民风”、促成“廉风”、传播“新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修身齐家,培育清明家风,涵养党风政风。

奉献最伟大,平凡最感人。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承载了移民的历史与情怀,记录和展现了移民的风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品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家风传承的基地。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已逝的历史,进而反思历史、解读历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城厢区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

“家风”成标尺,干群践家训。据悉,近年来,城厢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机制和方法,以构建“清风城厢”为目标,按照“六好”标准(责任落实好、廉政氛围好、监督机制好、干部作风好、为民服务好、群众反映好),挖掘整理承袭传统乡规民约、家风家训;建设“一馆两园一基地”,及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涧口村“幸福园”、万辉社区“廉洁园”和网上清风基地,着力打造城厢廉政文化品牌,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廉洁熏陶,不忘初心,继续传承和发扬优良的家风家训,大力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为“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厢,建设美丽莆田先行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