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东南网TV】《革命遗址守护人》之探访红军207团团部遗址澳柄宫

2019-09-20 17:30  杨超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6e144d70cc567b16e72b925e5fa48aca

导语:守护革命遗址,追忆先烈事迹。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共青团莆田市委、莆田市通联站、东南网莆田站共同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之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系列宣传活动,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美画卷,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自2019年9月16日起至10月1日期间(每周一、三、五),《争当革命遗址守护人》纪录短片(第一季)通过不同革命遗址守护人的视角,向网友陆续展示陈国柱故居、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哲理钟楼等七个革命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本期由方晶晶为大家讲述红军207团团部遗址澳柄宫的故事。也欢迎广大网友加入“革命遗址守护人”的队伍,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红军207团团部遗址澳柄宫

东南网莆田9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杨超斌 文/摄)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溪畔的澳柄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207团的革命旧址。战斗的痕迹,鲜血的浸染,曾充斥着这座古老的建筑。渐渐走进,拨开历史的迷雾,让我们一同探访发生在澳柄宫的往昔岁月。

澳柄曾是莆田城区通往广业山区及永太仙游的必经之地,其地理位置独特,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创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片土地锤炼出红旗不倒、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

1928年3月,闽中第一支武装队伍——莆田游击队在澳柄建立。陈天章任队长、王于洁(吴梅)任指导员,他们筹集长短枪17支、召集队员20多人,在莆田广业山区、常太山区和莆仙边界山区活动,形成莆田广业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8月,莆田总行委决定把莆田平原、沿海、山区各地游击队汇集在澳柄宫整编为中共工农红军第23军第207团,团部就设在澳柄宫。红军207团成立后,先后在澳柄后埔、帮溪、东坑、黄龙等地开展了8次惩治恶霸劣绅的武装斗争,极大地鼓舞了闽中人民,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党局的极度恐慌。

澳柄桥

1930年8月24日,国民党兵分三路围攻澳柄宫,当时由于晨雾弥漫,当敌军偷偷逼近澳柄桥头时,红军哨兵才发现并鸣枪示警。黄琬团长听到枪声后,判断事态严重,他迅速集合队伍抵抗。为了保存力量,黄琬决定由陈天章带领队伍从澳柄宫后门突围,自己则带6名战士掩护,依托桥头大榕树英勇奋战。因敌众我寡,6名战士全部英勇牺牲,黄琬因弹尽受伤在榕树下被俘。他面对敌人宁死不屈,后来在莆田南门外英勇就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澳柄涌现了不少英雄烈士,我们深深缅怀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无比敬仰为创造光辉历史立下赫赫战功的革命前辈们!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