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电信莆田分公司 > 正文

新华时评:携号转网应拆除“隐形门槛”

2019-12-20 14:58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题:携号转网应拆除“隐形门槛”

查询办理携号转网资格,却被告知有多项业务尚未到期而影响办理,追问具体哪项业务,怎样满足条件却没有明确答复;偶然参加话费活动,转出网络时却因合约未满等原因,使携号转网遭遇“尴尬”……

当前,携号转网试运营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工信部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阻止和拖延向用户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记者调研中却发现,因业务绑定等原因制约转网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用户在转网过程中遭遇“隐形门槛”。

如果用户此前在办理靓号等业务时已享有优质资源,要求用户遵守市场规则、遵守契约精神,无可厚非,但对一些隐性业务“选择性遗忘”甚至在用户追问的情况下仍没有明确的说法,则实属不该。

携号转网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复杂工程。这里面有对近16亿移动电话用户运营系统的技术更新,有对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互联网企业等第三方平台的同步改造,有对不同范围不同版本的联调联测,还有对庞大数据、众多业务的应对调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再难的事情,若难在技术和流程,总有解决的办法;若难在态度和想法,就会面临诸多挑战。

转网操作是否程序多、过程难,转网后服务质量能否有保证……用户的种种疑惑与担忧,表面上看是因为具体条款或个别技术,究其根本则指向便民服务与公平竞争。对正常业务设置门槛,不得不说有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争取用户、争取流量之嫌。

市场从来是服务留人,而非套路留人。及时告知用户无法进行携号转网的具体原因并公示出来,以便用户及时调整和办理,即便无法办理也让用户做到心中有数,是开展携号转网业务的应有之义。只有更加尊重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只有更加公平充分的竞争,才能推动企业自我转型,实现长远发展。

截至9月底,五个试点地区共有290万人次办成携号转网,携号转网管理和服务规定不断完善,也表明了坚定推进的决心与步伐。

携号转网全国正式推开在即,当前存在的诸多现象也为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企业“提个醒”。切不可拿“业务绑定”说事设置关卡,更不能暗地挖坑给用户添堵。只有尊重用户、尊重市场,才能“转”出市场,“转”出多赢。(新华社记者张辛欣、荆淮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