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莆田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一个小渔村的美丽蝶变

2020-09-11 20: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梁丽萍  我来说两句

俯瞰汀港山(汀港村 供图)

东南网莆田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张凯娟 )莆田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地处兴化湾之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一个依山傍海的沿海小渔村。从拇指峰俯瞰,前山后海的汀港村,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俨然一条镇守海疆的卧龙。由于人均耕地少,土地贫瘠,汀港村种植业发展受到限制,2013年以来,村“两委”决定走出一条依托山海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的脱贫致富路。2017年6月,汀港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9月10日,本网记者受邀参加2020年莆田市网络媒体采风活动,共同走进埭头镇汀港村,实地感受汀港村的美丽蜕变。

创业渠(本网记者 张凯娟 摄)

从 “空壳村”到被羡慕的村

“由于村道未修建硬化,路面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而一到下雨天气,整个村庄就陷入一片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困难……”当地村民说道。记者了解到,曾经的汀港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青壮村民长期外出务工,是个名副其实的“薄弱村”、“空壳村”。

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汀港村也在不断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的乡村振兴之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汀港村多方筹措资金,汀港陆岛交通码头、蔡陂水库木栈道、汀港民俗馆、油杉文化园、拇指峰至二指峰游步道、“小阑亭”游泳场等一个个项目上马、建成……不仅如此,汀港村独具山海特色的乡村旅游渐入佳境,紫菜、海蛎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据统计,汀港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5178元到2019年18520元;汀港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空壳村”到2019年达16.9万元,变成了令人羡慕的“产业村”。汀港村也因此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莆田市第十四届文明村镇”等诸多荣誉称号。

奇石遍布(本网记者 张凯娟 摄)

奇石遍布,汀港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随着汀港村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奇石遍布的汀港山景区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点赞。如今,每个月慕名到汀港村休闲旅游的游客有上千人次,重大节假日更是日均近万人次。

记者在汀港山看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各自独特的姿态,显得个性十足。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山上的石头就像上天洒落人间的一场石头雨,雨点密密匝匝,有大有小,不规则地分布在各个山头上,“拇指峰”“二指峰”“母鸡石”等石头,都是根据它们的形态来命名的,极为传神。

眼下,汀港村正在以创建汀港山3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打造融合山海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线面文化打造,以及渔村民俗、妈祖文化、历史人文体验于一体的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型渔村。

汀港山景区(本网记者 张凯娟 摄)

传承民俗文化,留下乡愁记忆

在汀港山的脚下,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虎厝自然村,一座老宅被赋予新的内涵,悠然穿过时间的隧道,向人们展示了消逝年代的各种生活面貌。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是汀港民俗馆——秀屿区目前唯一一座乡村民俗馆。

据介绍,汀港民俗馆是由一座融合南洋建筑风格的“五间厢”改造而成,占地388平方米,精心还原了一处莆仙经典农家小院,共设红色记忆、票证标花、农家起居、农耕器具、粮食加工、渔业生产、秋收冬藏、乡村炊事、特色餐饮、耕读传家、休闲娱乐、百工巧匠、快乐童年等15个展区,展品达2万多件。

“黑白电视、油灯、水车、脚踏缝纫机、手电筒……一件件陈旧的老物件, 都是我们村民压箱底的‘宝贝’。” 汀港民俗馆讲解员林文贤向记者介绍道,民俗馆通过实物展示,加上图片、文字、音频等形式的运用,将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集起来,集中反映了汀港村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了汀港村的风土人情,体现了由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

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汀港村一点点变成现实……

更多>>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