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 全面推行河长制 > 河湖长资讯 > 正文

莆田市仙游县给洪水以出路 给群众以幸福

2021-07-19 15:47  陈顺妹 李娟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木兰溪仙游段

东南网莆田7月19日讯(通讯员 陈顺妹 李娟 本网记者 吴炳端 文/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看看现在的木兰溪,多美!”每天清晨,家住木兰溪畔的市民黄大爷都会和老伴沿着滨溪景观步道散步、锻炼。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接续治理,如今的木兰溪真正实现了安澜清波,百姓安宁,生活在一溪两岸的仙游百姓安居乐业。

但曾经的“母亲河”木兰溪可不是这样。据悉,上个世纪90年代,木兰溪仙游段除老城区两岸建设了部分2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外,其余段基本是标准过低的群众自建堤,甚至有许多溪道处于未设防的状态,加上局部溪道溪滩擅自种植、建筑弃土乱堆、河道清淤不及时等人为因素,河道泄洪能力严重不足,木兰溪沿岸洪涝灾害频发,几乎是四年一大灾,小灾年年有,严重影响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值得庆幸的是,承载着浓浓乡愁的木兰溪,在2013年迎来了新的生机。”仙游县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道,随着木兰溪防洪工程的正式启动,仙游县通过堤岸加固、水闸修建、河道清淤等措施,不断提升木兰溪防洪标准,仙游县主城区、仙榜段和盖尾段等共完成并投入使用堤线70多公里,消除了防洪堤不连续、岸线不规则、堤身断面小、标准低的问题,主城区及重要集镇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其余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木兰溪实现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华丽转身,工程全部完工可有效保护辖区流域沿岸40多万亩耕地、72个社区村庄和100多万人口。

木兰溪仙游段

“切实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木兰溪流域治理,给洪水以出路,给群众以幸福,力求人与自然最大程度和谐相处,是仙游县河湖治理不变的初衷。”仙游县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仙游县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坚持安全和生态相结合、控源和活水相结合、景观和文化相结合,开启了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征程。

“近年来,仙游谋篇布局做好‘一溪两岸’山水文章,以水为媒,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打造了高品质的特色景点,不仅提升了防洪标准,更改善了仙游县水生态环境。”仙游县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从单纯的防洪,提升为防洪安全、景观休闲和生态治理“三位一体”,并同步配套建设景观工程,建设滨溪景观步游道、绿化种植、文化展示、夜景等配套工程。同时,结合地域文化展示,将仙游之歌、仙游春秋、仙游状元以及仙游历代名人关于赞美木兰溪的诗篇特色文化元素和廉政文化元素融入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实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提供了又一绝佳场所。

目前,仙游县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正以点串线打造两岸数十公里景观带,持续推进仙度段的工程建设,逐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木兰溪滨水生态景观。下一步仙游县将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积极完善木兰溪流域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