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仙游法院三机制共画诉源治理“同心圆”

2022-08-09 16:55  张勇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仙游-泉港”两地法院特邀调解员资源共享和调解互认工作协议签约仪式(仙游法院 供图)

东南网莆田8月9日讯(通讯员 张勇水)仙游县作为百万人口大县,近年来,各类矛盾纠纷高发,案件数量持续在高位徘徊,而受限于解纷渠道供给不足,诉讼成为化解纠纷的主要方式,案多人少是这一阶段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诉源治理工作既是司法改革的考验题,也是司法为民的必答题。”仙游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金勇表示,仙游法院始终坚持把诉源治理的工作思路贯穿于“所有案件、所有流程”,以“三机制”画好诉源治理“同心圆”,持续输出高效权威的司法“解纷产品”,让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

据统计,今年1-7月份,仙游法院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3942件,诉前调解成功1991件,万人成讼率59.04件,同比下降15.48%,受理调解案件总数、调解成功总数均居全省第一,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跨域协同治理机制:一批调解员,两地共用之

“本以为跨市纠纷的解决要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化解了!这个机制太实用了!”日前,泉港区居民柯某拿着调解确认协议感慨道。

据了解,2021年7月,仙游县庄某与泉港区柯某签订一份车辆租赁协议,约定由柯某出租一辆车给庄某使用。在租赁期间,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因赔偿金额无法协商一致。故柯某向泉港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庄某支付租金及车辆损失。

因前期无法联系到庄某进行调解,泉港法院将该案委托仙游法院进行调解。经过两地调解员的共同努力,阐述利害关系,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纠纷得以一次性案结事了。

该案的顺利化解为两地法院深化诉源治理提供全新的思路。据悉,仙游县与泉州市泉港区相互毗邻,每年受理涉及仙游和泉港交叉的民商事案件超过600件。为此,仙游法院与泉港法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建立调解员资源共享和调解互认机制,打通跨市域间送达及调解工作的空间壁垒,切实提升跨市域纠纷案件的调解质效,提高调解成功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走向更高水平。

仙游县加强“诉非联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仙游法院 供图)

基层纠纷化解机制:立足小法庭,沟通全乡镇

“这起纠纷从我父亲生前就已经存在了,感谢法庭所做的工作,帮助我们了结了20年的恩怨。”小杨赞叹道。

据了解,2001年2月初,老苏向老杨借款3.9万元,并出具一份借条为证。2016-2017年间老杨、老苏相继离世。而小杨与小苏对父辈的债务无法达成一致处理意见,遂提起诉讼。

在诉前调解阶段,仙游法院经办法官会同沙溪村“乡村振兴·诉非联动”站点的工作人员联合行动,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顺利化解了这起长达20年的借贷纠纷。

近年来,仙游法院积极参与综治平安、乡村振兴工作,出台《关于加强诉非联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搭建“联动平台”,并在郊尾镇沙溪村专设全县首家“乡村振兴·诉非联动”站点,联合沙溪村“杨奇调解室”、妇联“幸福家事调解室”等专业化、类型化调解室,对潜在矛盾进行会诊、把脉,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将纠纷化解在源头,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治理联调机制:三级解纷网,综治大格局

“一纸咨询书,消解千户愁。” 据悉,自2012年起,A物业公司为仙游县某小区提供物业服务,但服务不到位,小区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2020年底,该小区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选聘B物业公司提供接下来的物业服务。在交接的时候,A物业公司多种理由,拒绝配合交接并撤出,导致新物业公司无法按时入驻,小区物业服务陷入停滞状态。

2021年9月份,仙游县“综治+诉源治理”中心在仙游法院挂牌成立。同年12月17日,县“综治+诉源治理”中心工作人员多次组织协调。12月21日,县“综治+诉源治理”中心召开联席讨论会,并发出《仙游县“综治+诉源治理”咨询意见书》。最终,在该咨询意见书的指引下,这件物业纠纷顺利化解,有效保障了业主委员会、新物业公司及小区千户居民的切身利益。

据了解,仙游法院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出台《关于推进“综治+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县、乡、村三级纵向递进解纷,部门、行业、协会群团横向联动化解,构建社会基层治理“大格局”。目前,“综治+诉源治理”机制已将27个部门、18个乡镇(街道)、326个村(社区)纳入调解“资源池”,同时邀请33家调解组织进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全方位诉源治理体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