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天降横财”11万元要归还吗?仙游法院审结一起不当得利纠纷

2022-11-25 18: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11月25日讯 “前几天我不小心把一笔货款错打给您了,您看方便的话,请打回到我的卡里。”当一笔钱从天而降,你还,还是不还?近日,仙游法院便审结了这样一起因“转错了账”引起的不当得利纠纷。

苏某通过手机银行向他人转账时,因操作不慎,误将11万元转给了吴某。几天后,苏某才发现转账时转错了人。在苏某与吴某取得联系之后,吴某坚称自己没有收到该笔汇款。苏某经过多次催讨未果后,只好将其诉至法院。

庭审刚开始,吴某仍以未收到汇款、收款人不是自己为由进行辩解。但随后苏某提供了银行客户专用回单、与吴某的微信聊天记录、短信聊天记录及报警回执进行佐证,在大量证据面前,吴某自知理亏,承认自己被“天降横财”给迷了眼。

依照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仙游法院判决如下,吴某取得11万元没有合法依据,且造成苏某损失,其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应及时将11万元归还苏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仙游法院提醒,面对“天降横财”,切勿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同时,在使用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电子转账时,务必仔细核对收款人的名称、账号是否正确,一旦发生转错账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对方,并做好证据的收集和保存,以便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仙游法院 供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