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 正文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发出征集令:寻回知青难忘岁月

2022-11-29 14:24  黄凌燕 杨怡玲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个书包、一把锄头……我们恳切呼吁全国广大知青、社会各界,踊跃捐赠,共同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1月21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荔城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中心联合发出一封特殊的“征集令”。 

为完善和提升古城风貌,莆田市将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知青文化记忆博物馆、知青旅馆、知青文化街,集知青文化元素、休闲旅游、住宿餐饮于一体,展现知青上山下乡的奋斗史。

知青文化记忆博物馆将设立在衙后邮局(如图)。邮局墙上的一张海报诉说着一段从兴化古城邮局寄出的一封信,改变了全国知青命运的故事。1972年12月,原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致信毛泽东主席,反映知青儿子上山下乡,“口粮不够吃,患病没钱看”等问题。1973年4月,毛主席亲笔给李庆霖复信,“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这封来自莆田兴化古城的信,促使党中央下发了21号文件,切实解决了下乡知青在口粮、住房、医疗方面的实际困难,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全国1700万知青的命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往和生活关系密切的邮筒,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衙后邮局将重新利用,打造成知青文化记忆博物馆。向社会公开征集的知青物件,反映知青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工程、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包括各种家具、农具、照片、日记、音像影像资料、档案材料等。征集所得的物品将作为收藏品,永久收藏于莆田知青文化记忆博物馆。

“咱们现在家里收的快递,在以前就是从这样的邮电局寄出。我小时候,常在这里玩,看人们在这打电话、寄包裹、发电报……”长寿社区66岁居民林君武对衙后邮局“重生”表示期待。

在县巷,知青旅馆已进入装修阶段。旅馆占地面积122.4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12.65平方米,以新青年为定位,通过灯光布置、老城物件展示、墙画改造等,打造知青文化和亲子文化为主题的新青年旅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