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市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为师生减负全流程监管

2024-06-27 17:47  胡雨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6月27日讯(本网记者 胡雨薇)日前,莆田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莆田市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清单,进一步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6月25日,莆田市“数字赋能为基层减负”联合采访走进莆田市教育局。

据介绍,为解决社会事务进校园“名目杂”“频次繁”“留痕多”“关联低”等突出问题,莆田市教育局会同市数字办、市数字集团,开发“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服务平台,依托“全市一张图”数字赋能,从学校主体感受出发,实行“一个中心连两端”协同工作模式,即由县区(管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区级协同中心统筹“部门端”进校园计划和“学校端”意见建议,整合优化进校园事项,对进校申请提出“合并”“变更”“取消”等调度建议,经主办部门、协同中心、学校三方协商确认后方可进校。

“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以来,清理了一批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任务,压减或合并面向师生的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切实减轻了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莆田市第十五中学校长俞伟景介绍,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后,教师的工作也更加聚焦于教学和学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专注于教学活动和个人专业成长的空间。协同中心的设立,也杜绝了有关部门强制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参加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此外,学校可以依据相关教学需要,主动在平台发布需求信息,邀请相关部门进校园,解决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今年3月,学校想举办体育科技节,但学校在科技方面的资源不足,在平台的协同下,市科技局等部门应邀而来,活动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俞伟景表示,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并不是让社会事务不进校园,而是选择性地允许对教育教学有益的活动进校园。当前,经过审批的进校园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帮助师生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

“目前,市教育局围绕‘减量、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摸底调研、试点推进、协同提升,形成初步成效。”莆田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飞鹏介绍,从试点工作运行一段时间来看,荔城区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平均每所学校接受进校园活动次数为9.8次,每月近2次。通过平台调度,平均每月每所学校进校活动次数为0.3次,下降85%。下一步,莆田市教育局将继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治理创新,以师生获得感检验减负工作成效,推进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