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木兰溪蝶变 > 正文

莆田:旧貌换新颜 百姓乐安居

2024-12-30 10:02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昔日水患之地,今朝宜居家园,实现“水惠人和”——

旧貌换新颜 百姓乐安居

图为木兰溪市区段。水患消除,百姓安居乐业。

“这棵榕树是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到蒲坂村检查灾后重建情况时亲手种下的。”12月下旬,在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榕树公园,村党支部原书记郑仁明为蒲坂村幼儿园(榕树分园)的孩子们讲解榕树公园背后的故事。

地处壶公山脚下的蒲坂村,位于木兰溪下游南洋平原,河道纵横,地势低洼。木兰溪治理前,村民们“谈水色变”。一到汛期,不少人就要投亲靠友,躲避洪灾。1999年第14号台风期间,整个村庄受灾严重。

木兰溪治理后,蒲坂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盖起新居,村居环境整洁,城乡污水管网通到村里,河道全面清淤,道路四通八达。蒲坂村附近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与周边的莆田工艺美术城、鞋业服装城相辅相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地处木兰溪中下游低洼段的下黄社区,每遇汛期极易水淹出涝。下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林国栋说,得益于木兰溪治理,该村彻底结束了与洪水抗争的历史。去年,杜苏芮、海葵等台风接连影响我市,但木兰溪堤坝固若金汤。

木兰溪治理25周年之际,莆田学院团委组织“行走中的团课”活动走进荔城区新溪小学。新溪小学创办于1968年,原址位于木兰溪北岸,历经三次建校、两度搬迁,第一次搬迁是在1973年,第二次搬迁是在1999年,均因学校被木兰溪洪水冲毁。谈及新溪小学的变化,校长陈建新感慨地说,得益于木兰溪综合治理,如今,新溪小学的教育环境、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把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融入教学,推行“绿色新溪,日益成蹊”的绿色教育发展理念,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保护母亲河,做新时代护绿人”等实践活动,编写《亲亲木兰溪》校本教材,把木兰溪文化融入学校的课程建设。

近年来,莆田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打造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如今是热门的打卡地。我市在该街区保护修缮中,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还原古街历史文化风貌,2023年入选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前不久,该街区获评第四届福建省活力“街艺”示范区。

25年来,木兰溪综合治理带来的民生福祉,可知可感。眼下,我市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着力把木兰溪打造成为引领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湄洲日报记者吴双双/文 蔡昊/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