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石榴红遇见科技绿 莆田学院以实验室幼苗共建同心科技林

2025-03-11 17:28  温林凤 侯婷婷 陈雅彤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活动现场

东南网莆田3月11日讯(通讯员 温林凤 侯婷婷 陈雅彤 文/图)又是一年春草香,阳春三月植树忙,为引导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丰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3月9日,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组织汉族、回族、畲族、哈尼族等21名民族师生,在校园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展“绿意融情,共筑同心科技林”主题植树活动。

据悉,此次种植的科技树苗“莆佳”枇杷是环生学院枇杷产业振兴团队通过杂交选育的枇杷新品种,2024年9月获批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具有果型较大,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的特点,适宜在莆田市枇杷产区种植。

活动开始前,学园中区凤达A#-B#楼栋党支部副书记陈晓雯向大家介绍了石榴籽精神,并鼓励师生们要积极弘扬和践行石榴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

植树现场,学生们组成“科研协作组”,在研究生的精心指导下,共同栽种“科技树苗”。大家团结互助、干劲十足,一起挖树坑、扶树苗、培土、浇水,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在欢声笑语中栽下了一棵棵树苗。

“这些树苗既是生态卫士,更是跨学科科研载体。”项目指导老师林授锴副教授介绍,林地将构建“一树一档案”,由各族学生分组认养,结合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开展生长监测。哈尼族学生师佳艺表示:“家乡的生态智慧与课堂知识在这里交汇,我们要用科技守护共同的绿水青山。”

经过三小时劳作,一排排新栽的树苗整整齐齐、迎风挺立,展现出勃勃生机,科技林已初现雏形。“这片林子既是生态实验室,更是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莆佳’敲响的是绿色发展的号角,各民族学子共育的每一片绿叶都在书写‘绿水青山’的答卷。”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占观平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