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2025-03-18 14: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智能手机支付与网络安全”课正在开讲 东南网莆田3月18日讯(通讯员 陈琛 黄国民 文/图)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近年来,北岸政法委(民政)积极探索实践“政府支持、民政指导、社会参与、村级主导”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市唯一试点村——东埔镇东吴村创办“银杏乐龄学堂”,助力老年群体“养老”变“享老”,“老龄”更“乐龄”。 3月13日下午,在东吴村党建邻里中心里,一堂“智能手机支付与网络安全”课正在开讲。志愿者和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为老人们讲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以及防范措施等内容,并就老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网络支付等场景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不少老人认真听讲并不时与“老师们”互动交流。 演示书法 同时,活动现场还请来了书法老师为老人们上毛笔课。老师一边现场演示书法,一边耐心讲解每个笔画的书写要点。老人们则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观看、聆听、交流,学习基本的笔画技巧。 “银杏乐龄学堂”除了为农村老人提供学习平台外,还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健康服务。当天,来自福德医院的内科、骨科、疼痛科等科室的医护志愿者一字排开,为老人们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慢性病咨询等多项服务,并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疼痛等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普及宣传健康知识,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迈向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 “银杏乐龄学堂”是面向并依托村居创新老年人“学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教育资源的公益性老年学校。东埔镇东吴村结合村情实际,按照“五有三共”标准建设(有教学场所、有设备设施、有课程设置、有师资队伍、有管理制度,共同学习、共同作伴、共同用餐),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兴趣需求,设置了涵盖健康养生、唱红歌健身操、文化传承、智能手机使用、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课程,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让老人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北岸政法委(民政)干部林育群表示,通过建设“银杏乐龄”学堂,开展“银杏百福 ·健康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健康服务,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条件、提升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他们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精准聚焦老年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共同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