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劳动竞赛沾泥香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2025-05-01 15:04  黄子驰 董昊天 陈雅彤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5月1日讯(通讯员 黄子驰 董昊天 陈雅彤) 4月29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莆田学院学园中区社区凤达A#-B#楼栋党支部前往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师生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学习蔬菜种植技术,探访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故居,在劳动中感悟农耕文化,在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

“预备——开始!”随着一声哨响,广山村的稻田瞬间沸腾。学生党员们赤脚踏进水田,在村民“秧苗浅插、行列对齐”的号子声中展开插秧竞速赛。同学们分组展开插秧比拼,尽管动作生疏,但热情高涨,泥水沾满衣裤也乐在其中。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与欢笑声交织,同学们在协作中更是建立起了默契。

“汗水滴进泥土的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农民的不易,也更懂得珍惜粮食。”这种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不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激发了青年学子对农业和农村的共情。“农民伯伯耕种实属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农业技术创新贡献力量,讲论文写在大地里。”资环231陈君在采访中说。

广山村不仅是农耕热土,更是宋代史学家郑樵的故里。郑樵一生隐居山林,在锄禾日午的劳作间隙笔耕不辍,终成《通志》等传世巨著。同学们在参观郑樵故居时,了解到他虽身处乡野却心系天下,通过劳动自给自足的同时坚持治学,不禁感叹乡村既不仅是劳动的舞台,也是孕育深厚文化的沃土。

莆田学院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此次广山村之行,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农耕的艰辛与乐趣,更通过“实践教育+文化解读”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关注乡村振兴。莆田学院学园中区社区凤达A#-B#楼栋党支部副书记陈晓雯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进育人工作下沉乡村,让青春在田间地头绽放光芒。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