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2025-05-27 09:58 林颖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年来,“躺平”与“内卷”成为社会热议的两大现象。一面是部分干部消极懈怠、遇事推诿,甘当“佛系公仆”;另一面则是“996”“白加黑”式内耗,看似忙碌却难见实效。这两种极端状态不仅侵蚀行政效能,更动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躺平”的根源在于动力缺失。部分干部或因晋升“天花板”触顶、或因“干多错多”的问责压力、或因“会来事者得利”的不公感,逐渐丧失进取心,选择“佛系”自保。而“内卷”则源于资源错配与无效竞争。在形式主义重压下,干部疲于填表迎检、应付考核,看似忙碌却难聚焦主责主业;在“唯上不唯实”的导向中,盲目追求显性政绩,导致低效重复劳动泛滥。“躺平”与“内卷”看似对立,实则同源共生,其本质是激励机制失灵、考核导向偏差与基层生态异化的综合产物。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需从根源入手,构建系统性治理框架,以机制革新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打破“天花板”限制,让有担当、有能力、有实绩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晋升机会。同时,在容错机制上,细化“三个区分开来”标准,建立“尽职免责”清单,对改革创新中的无意过失与主观懈怠明确界定,消除“洗碗效应”顾虑,让干部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而不必担心因小失误而受到过度问责。 要优化考核方式,引导干部聚焦主业。在考核方式上,减少“填表式考核”“迎检式工作”,推行“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督查考核方式,实地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同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实行分类考核,比如对基层一线干部,重点考核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领导干部,重点考核科学决策、统筹协调、推动发展的能力,避免“一刀切”式考核导致的无效竞争和资源浪费。 要营造宽松环境,培育健康干事文化。要减负松绑,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和任务摊派,给予干部更多自主权和创新空间。强化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建立健全干部身心健康保障机制,落实带薪休假、定期体检、心理疏导等制度,为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弘扬担当作为、实干奉献的精神,让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 唯有以机制革新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惰性循环,以文化重塑唤醒“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责任自觉,方能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当激励机制更公平、考核导向更务实、干事环境更宽松时,“躺平者”自会起身奔跑,“内卷者”亦将回归理性。如此,方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林颖)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