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莆田北高镇福岭村“水塘焕新”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08-29 10:13  陈兆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去年以来,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福岭村在“五福”党建品牌引领下,锚定“产业兴旺”核心,聚焦旱季水资源匮乏的农业痛点,通过水塘改造与光伏抽水项目联动,让撂荒地重焕生机,既解了农户“灌溉愁”,又鼓了集体“钱袋子”。

据悉,福岭村地形多丘壑,旱季时全村水源“捉襟见肘”,大片农田因缺水逐渐撂荒,杂草丛生成了老辈村民的心头事。“以前天旱时,挑水浇地要走二里地,玉米、花生种下去也难保收成。”村民陈大爷的话,道出了该村曾经面临的窘境——缺水不仅制约农业生产,更让村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双双受到影响。

面对这一难题,福岭村党组织把水塘改造、水源保障列为乡村振兴创建重要实事,牵头对接乡村振兴资金近百万元,打响“蓄水增源”攻坚战,将村内三个老旧水塘扩挖清淤、加固堤岸,蓄水容量一举增加10000多立方米,同步架设光伏板、安装自动抽水设备,建成“光伏发电+智能抽水+蓄水灌溉”一体化系统。晴天光伏板发电驱动水泵,将井水抽至水塘内,再通过管网流进田间;雨天则依托蓄水保障灌溉,打破了“靠天吃饭”的局限。周边300多亩荒地陆续种上地瓜、大豆,不仅让村里的粮田面积实实在在地增加,更让村民的“饭碗”端得更稳,粮食安全根基越扎越牢。

项目的效益不止于“灌溉”。光伏板在保障抽水用电之余,多余电量并入电网,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万多元稳定收入。“这笔钱虽不算多,但能用来补修田间路、疏通水沟等,让集体服务更有底气。”福岭村党支部书记陈劲群介绍,小小的光伏板成了“造血机”,让乡村振兴的“活水”流得更久。

从缺水撂荒到薯豆飘香,从单一灌溉到“灌溉+创收”双益,福岭村用一个水塘改造项目,写出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生动答卷。(陈兆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