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政务 > 正文

莆田市政协召开“挖掘历史故事,赋能莆阳福道”专题研讨会

2025-09-01 11:17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8月29日下午,市政协召开“挖掘历史故事,赋能莆阳福道”专题研讨会。市政协主席沈萌芽、副主席林玉瑞出席。

会上,课题组的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作了相关汇报。大家围绕赋能赋名莆阳福道,集思广益、协商酝酿、建言献策。

沈萌芽强调,为莆阳福道赋能赋名是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具象表达。莆阳福道沿线的名称既要让人记得住、叫得响,更要串联地理特征、功能属性、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核。她要求,要以地理标识为本,让名称“立得住”。锚定地理坐标这一“本真底色”,让名称成为连接人与空间的“第一把钥匙”,从地理维度筑牢名称的“根基”。要以功能契合为要,让名称“用得好”。聚焦功能属性这一“实用标签”,推动赋名与福道的实际功能相匹配,让名称与功能“双向呼应”。要以历史文脉为魂,让名称“有根基”。深入挖掘福道沿线及周边“沉睡的历史”,让福道“连山水”“连古今”,成为传承地方历史的“文化脉络”。要以文化意象为韵,让名称“有味道”。善于提炼莆阳文化意象,突出莆阳文化符号,让名称自带“莆田韵味”,从文化维度提升福道的辨识度。要以通俗易懂为形,让名称“传得开”。坚持“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真正让莆阳福道“有名有实、有魂有韵”,成为一条让莆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幸福之道”“文化之道”。 (湄洲日报记者 郑已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