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 > 正文

以案说险|莆田国寿:金融诈骗套路多 老人遇事多琢磨

2025-09-02 17:22   来源:莆田国寿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案例回顾】

几个月前,常来保险公司的老客户刘奶奶一到公司,就要求柜员帮她退掉所有保险。工作人员很纳闷,刘奶奶家境殷实,不存在交不起保费的情况,而且部分保险再过几个月就能领钱了。

细问之下,原来是刘奶奶进了个“赚大钱”微信群。群主称有优质公司即将上市,群成员可内部优先认购“原始股”,还在群里发了政府批文和公司资料。刘奶奶跟着操作,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赚了300元,还成功提现5000多元,所以对群主深信不疑。尽管柜员再三劝阻,刘奶奶仍执意退保。好在柜面经理反复劝说,才让她把退保改成借款。可没过多久,刘奶奶又来到公司,声称其被骗了,群里的“原始股”和“股份认购合同”都是假的,她们已经报警。

【案例分析】

诈骗分子为谋私利,施展连环骗局。先是利用各种手段将老人诱骗入专搞诈骗的微信群,建立起初步联系。接着通过小额返利、赠送小礼品等方式,逐渐获取老人的信任。待老人放松警惕后,便抛出“投资原始股”“虚拟货币理财”等诱饵,宣称高收益零风险。待老人投入资金,诈骗分子便卷款跑路,老人们务必对此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风险提示】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新事物频出,老年群体成金融诈骗“重灾区”。老年人接纳新事物慢、信息获取有限、辨别能力弱,易被新骗局迷惑。老年人要防诈骗,不加陌生人微信、不入陌生群,遇骗保留截图维权,警惕高收益承诺,守好财产安享晚年。(黄家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