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市分行 > 正文 |
![]() |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市分行 > 正文 |
2025-09-25 08:52 来源: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清晨的黄石镇菜市场,人声鼎沸,瓜果鲜翠,鱼虾腾跃。而在熙攘的烟火气中,一道道卡通的KT板悄然矗立摊位之间:“冬瓜黄瓜小南瓜,不做被骗小傻瓜”“鲫鱼草鱼多宝鱼,不做骗子网中鱼”……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引得买菜群众驻足念诵,笑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 据介绍,这是中国工商银行莆田黄石支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消保宣传活动,让金融知识从柜台走向市井,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百姓“钱袋子”。该行工作人员巧妙利用菜市场人流量大、覆盖人群广的特点,将生鲜分区与金融知识精准匹配:蔬菜区提醒警惕“高息诱惑”,水产区警示“钓鱼诈骗”,蛋品区强调“资金安全”,肉类区呼吁“看清合同”。每一句顺口溜既契合食材特性,又直击诈骗要害,让六旬老妪、中年摊主、年轻白领都能在采购间隙轻松理解反诈要点。摊主们笑称:“这些顺口溜比吆喝卖货还管用,顾客边挑菜边念口诀,防骗知识都刻进脑子里了!” 除了KT板视觉宣传,该行工作人员穿梭于摊位间,向摊主和市民发放图文并茂的消保折页,用莆田方言讲解冒充客服、投资返利等常见骗局。一位卖海蛎的阿姨感慨:“原来骗子连微信红包链接都能做手脚!工行帅哥讲得很明白,我们听得很踏实。”活动中特别赠送的消保主题电子秤贴更成为摊主们的“新装备”,顾客称重购买商品时,实现“称重买菜+学习防骗”一站式体验。 这场活动不仅是宣传技巧的创新,更是工行“金融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工行莆田黄石支行将生硬的金融术语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把复杂的诈骗套路拆解成餐桌上的常识,以菜市场为纽带,打破了金融知识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壁垒。正如市民陈先生所言:“工行把服务做到菜篮子边,我们感觉钱袋子更安全了。” 如今,黄石菜市场的消保顺口溜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行莆田黄石支行用创意与诚意证明:金融防护并非遥不可及的系统工程,而是融入一饭一蔬的温暖守护。这份扎根市井、润物无声的消保实践,正让“护住幸福家”的承诺,在烟火间落地生花。(徐艳琴)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