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 > 正文

持续至10月底 莆田国寿正式启动2025年“打黑烽火台”专项行动

2025-09-25 08:55   来源:莆田国寿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活动现场

为深入贯彻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教育宣传周”部署要求,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前,中国人寿寿险莆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国寿”)在九华广场举办2025年“打黑烽火台”启动仪式。作为莆田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金融教育宣传周的核心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以“打黑除害护权益 烽火传讯守安全”为主题,通过创新形式普及非法金融中介风险,为市民送上了一堂“接地气、入人心”的金融安全课。

点燃“烽火”启新程,政企联动聚合力

启动仪式现场,莆田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莆田国寿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德勇,莆田国寿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祖长,以及百余名市民共同参与见证。随着出席领导按下“扫黑烽火台”启动键,金融消保“打黑”行动的“烽火”正式点燃,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交织,拉开本次专项行动的序幕。

作为莆田金融监管分局重点推动的年度消保工程,“打黑烽火台”是莆田国寿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聚焦“打击非法金融中介、防范电信诈骗”等群众关切领域的创新举措。活动旨在通过“仪式感+场景化+互动化”的形式,将金融风险提示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共鸣”,切实增强市民对非法中介、信息泄露等风险的识别能力与防范意识。

风险提示“敲警钟”,互动打卡“强记忆”

启动仪式后,现场迅速转化为金融知识普及的“互动课堂”。莆田国寿通过三大核心环节,将严肃的风险提示转化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期间,胡德勇以“警惕非法中介‘黑手’ 守护您的钱袋子”为题,结合近期本地典型案例,重点揭示非法金融中介的三大惯用套路——以“代理退保”为名骗取手续费、以“低价贷款”为饵诱导泄露个人信息、以“债务优化”为由实施二次诈骗。“有些中介声称‘代您退保能多赔钱’,实则会诱导您签署‘代理协议’,甚至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原件,这些信息一旦流入黑产,可能被用于伪造材料骗贷、冒名开户,后果不堪设想!”胡德勇的讲解通俗直白,引发在场市民的强烈共鸣。

现场还特别设置“打黑烽火照八闽 清朗金融护万家”主题拍照框及手举牌,手举牌上醒目标注“勿向中介泄露身份证/保单/银行卡信息!”“代理退保=泄露隐私+财产损失?”等警示语。市民们纷纷驻足打卡,用镜头记录下“拒绝非法中介”的承诺。“这种‘打卡学知识’的方式特别好,小孩边拍照边念‘不能随便给陌生人保单信息’,比我们在家说十遍都管用!”带着孙女参与活动的王阿姨笑着说。

此外,活动现场同步布置“非法金融中介风险展”,通过展板、手册、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虚假代理退保”“恶意投诉骗保”“冒充金融机构”等典型案例,详细解析不法分子如何利用消费者对金融政策的不熟悉实施诈骗。“原来一张小小的保单复印件,都可能被不法分子拼凑成‘证据’,用来恶意投诉退保!”刚看完案例的张先生感慨道,“以后一定要把重要证件收好,有事直接找保险公司官方渠道!”

以“打黑”促“护安”,书写消保新答卷

“‘打黑烽火台’不仅是一次专项行动的启动,更是莆田国寿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庄严承诺。”胡德勇在仪式上表示,莆田国寿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打黑”行动,联合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立非法中介线索共享机制,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零容忍”,并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普及金融知识,重点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滴灌”,切实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

据悉,此次“打黑烽火台”专项行动将持续至10月底,莆田国寿将陆续推出“高管接待日”“消保微课堂”“风险提示短视频”等系列配套活动,覆盖社区、校园、乡村等重点区域,让金融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烽火启动”到“全民参与”,从“风险提示”到“长效守护”,莆田国寿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金融央企的责任担当。正如现场一位市民所说:“有了这样的‘打黑烽火’,我们对金融消费更有信心了!”而这,正是金融教育宣传周最温暖的价值所在——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金融浪潮中“看得清风险、守得住权益、享得到美好”。(莆田国寿供稿/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