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分公司 > 正文

以案说险|莆田国寿:又有人上当了!警惕屏幕共享陷阱!

2025-09-25 08:55   来源:莆田国寿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案例简介】

近日,杨大爷急匆匆来到柜面,称他在家中接到一个微信来电,电话里陌生男子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他开通了微信的百万保障,如不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因杨大爷对网络平台并不熟悉,半信半疑间开启了屏幕共享,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先后五次向其指定账户转款,杨大爷后知后觉才发觉上当受骗。

【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频频有不法分子冒充客服告知消费者微信“百万保障”、支付宝“账户安全险”已到期,同时还以未取消相关保险会被扣费或者影响征信等理由迫使受害人产生焦虑和恐慌,随后以协助取消保险为由,让受害人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共享会议,在共享会议中引导受害人输入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窃取信息后将受害人卡中资金转走。

【风险提示】

1.警惕之弦要绷紧。对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陌生人申请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者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进行手机屏幕共享时,要谨慎判断对方身份,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2.核实陌生业务,牢记求助电话。新型诈骗方式层出不穷,遇到不了解的业务请务必多方核实确认或直接向官方部门确认。消费者遇到陌生来电或请求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辨别真假。当涉及账号、密码、转账操作的时候务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注意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林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