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当非遗邂逅数字技术 莆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用AI助力非遗传承

2025-10-15 16:45  吴炳端 林恩雅 黄鑫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老匠人叶天林向学生讲述油纸灯笼纹饰的寓意,一旁的老手艺人黄金祥现场演示起编灯骨的绝技。

东南网莆田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通讯员 林恩雅 黄鑫 文/图)“用3D打印做出的灯骨,造型精巧又趣味十足……”近日,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的学生社区里,莆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林庐社区3#-4#楼栋党支部书记林星老师,带领社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以“从手工劳动到数字劳动”为主题的非遗实践之旅。活动以一盏古朴典雅的传统油纸灯笼为媒,巧妙串联起匠人智慧与数字科技,深入探索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保护之路。

在莆田学院黄氏大厝内,老匠人叶天林轻抚油纸灯笼,向围坐着的学生讲述纹饰背后的深远寓意:“五行龙纹寓意天地相生,‘祈求必应’融合旗、球、笔、印等元素,寄托着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许。”与此同时,笏石老手艺人黄金祥则现场演示起编灯骨的绝技。只见他手中的竹刀轻轻一划,青篾便完美分离,动作娴熟而精准,“这编灯骨力道差一丝,竹丝就会断裂,容不得半点马虎。”他语重心长地说。

学生们俯身案前,亲手编骨糊纸。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竹刺扎手的疼痛、灯面起皱的困扰,然而正是这些挫折,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所蕴含的珍贵道理。

3D打印技术打造的轻韧不断、环保耐用灯骨。

重返学生社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AI技术大显身手,生成了融合“国潮 + 动漫”元素的灯面图案,为古老的油纸灯笼注入了时尚与活力;3D打印技术则打造出轻韧不断、环保耐用的灯骨,展现出科技的力量与魅力;NFC芯片被巧妙藏入灯体,只需轻轻一触,便能聆听油灯背后的动人故事。最终,一款智能油纸灯笼应运而生,它既保留了传统油灯的古韵风华,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创新元素,诉说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老匠人守的是文化之根,孩子们创的是时代之新。”林星老师总结道,“手工劳动的严谨是根基,数字劳动的突破是延续,这正是我们社区育人工作的核心要义。”

这场跨越古今的实践,学生们以双手温度延续文化根脉,以智慧灵光点燃传承之火。非遗不再囿于时光尘埃,而在青年与科技的拥抱中,重焕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