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评论 | 从“卷尺哥”看城市治理的“尺”与“秤”

2025-10-30 18:55  林颖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深圳一位普通市民“卷尺哥”引发了广泛关注。两年来,他手持一把卷尺,行走在深圳的街巷之间,为人行道限宽柱间距过窄、井盖凸起、危墙松动等公共设施问题找茬。令人赞叹的是,他反映的问题总能得到市政部门的快速回应和有效整改。这场普通市民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生动诠释了闻名已久的深圳速度,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迁。

传统模式下,政府是城市治理的唯一主角,而今,“卷尺哥”式的民间监督者成为重要参与者。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角色叠加,而是治理理念的革新—从“政府管理”到“共同治理”,从“事后救火”到“源头预防”。深圳的实践证明,当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才能真正畅通,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才能被及时捕捉、快速解决。

然而,“秒整改”的表象之下,需警惕“数字政绩”的陷阱。个别基层单位为追求速度,将“整改时长”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甚至上演“先关门、再开张”的戏码。这种“掐表整改”看似高效,实则透支政府公信力。纪检监察机关需把监督重心从整改速度转向整改质量,从个案处理转向机制完善。正如“卷尺哥”的卷尺虽只有一米五,但权力运行的“尺子”必须丈量到制度建设的全流程。

建立长效机制,需将“秒改”转化为“长治”。深圳的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过提炼共性问题,形成共性清单,推动职能部门开展“未巡先改”。例如,对反复出现的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顽疾,可同步启动“以案促改”机制,督促街道、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共编“责任图谱”,将“秒改”案例转化为“长治”制度。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从个案突破到系统治理的跃升。

我们更要看到,城市治理需构建“尺”与“秤”的平衡。物理空间的“尺”丈量着基础设施的规范标准,而民心民意的“秤”则称量着治理成效的分量。纪检监察机关应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找准定位:既要当好“尺”的守护者,防止权力运行的尺度被扭曲,监督职能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建设规范、是否按制度流程推进整改,防止“缩水整改”“表面整改”;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秤”的称重人,将市民满意度、需求适配度纳入监督评价体系,倒逼治理者跳出“唯标准论”的思维定式。

当市民的“随手拍”成为治理的“千里眼”,当个案的“秒整改”转化为制度的长治久安,城市治理才能真正实现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治的质变。这种转变,既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制度创新与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唯有如此,城市治理的“尺”才能量得准,“秤”才能称得稳,最终托举起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信任。(林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