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当非遗遇上心理 莆田学院以“一盏灯”“一张纸”解锁青春疗愈新方式

2025-11-28 17:42  金晶晶 占观平 向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晶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蔡明辉教学现场

东南网莆田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金晶晶 通讯员 占观平 向英 文/图)“把焦虑写进灯笼,让火苗去烧掉它;把情绪剪成图案,让红纸去承接它。”11月26日下午,莆田学院学园校区学术交流中心301室内暖意融融,一场“心理+非遗”特色育人活动在此启幕。活动特邀福建省剪纸协会会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明辉现场指导,由学校学生工作处主办、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承办,将非遗技艺的文化底蕴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为学生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体验与心灵疗愈的特色活动。

制作灯笼现场

蔡明辉对油纸灯笼、剪纸技艺有着深厚造诣。活动伊始,他详细介绍油纸灯笼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制作工艺,从选材到糊纸绘画,亲自示范。活动特别设置“心灵寄语”环节,同学们在灯笼上写下心愿、烦恼或期许,随后发挥创意绘制纹样。当一个个带着专属心意的灯笼成型,同学们相互展示、分享心得。

剪纸环节同样精彩。蔡明辉手把手教授技巧。为让大家更好表达内心,他引导进行“心灵剪影”创作。创作中,同学们沉浸其中,忘却烦恼压力,专注剪裁红纸。作品呈现时,大家感受到非遗魅力与内心成就感,也通过这种独特方式释放情绪,达到心理宣泄与自我调节效果。

“原来非遗就在我们身边,还能帮我赶走烦恼!”活动结束后,2025级新生连文涛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同学的心声,“做灯笼、剪红纸的时候,我完全投入进去,所有焦虑好像都烟消云散了,还重新认识了非遗。”

此次“心理+非遗”活动,既为莆田学院育人工作注入新活力,也为非遗传承开辟了年轻化路径,让学生在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实现心灵的舒缓与成长。未来,莆田学院将持续探索特色育人模式,让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新生机,也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温度与新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