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新闻中心|社会|视频|福建|时评|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美国|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莆田频道 > 区县速递> 涵江区 > 正文

艺术家看上涵江老别墅 开设画室文艺范十足

pt.fjsen.com 2013-05-14 09:03  黄凌燕 马俊杰 来源:东南网    

画廊开设在华侨新村的一处院落中,文艺范十足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5月14日讯(记者 黄凌燕 马俊杰 文/图)在莆田涵江城区,有一片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别墅群。由于当年居住在别墅里的都是爱国华侨,老涵江人都称这一带为“华侨新村”。如今,“华侨新村”繁华不再,老别墅的住户已不多,这些别墅有的已荒废,有的成了仓库。一些书画家希望这些老别墅能“老房新用”,像厦门一样,利用老建筑发展特色文化街区。但目前,涵江政府尚未对此做出规划。

42座别墅 多已大门紧闭

记者了解到,1956年涵江政府根据“允许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或建造住宅”的保护性政策,通过与海外侨胞联系并征得他们的支持后,在涵江塘北山东南侧划地120多亩,专供侨胞建造私人住宅之用的华侨新村。在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和基建下,5排42座并列的洋楼红砖小别墅拔地而起。别墅村辟有7条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的水泥路,周围绿树掩映。这个侨村还走出大批教授、医师、工程师和文艺工作者。

如今,华侨新村藏匿在涵江闹市背后。老别墅院门紧闭,街道静谧,鲜见人影。住在别墅里的林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如今叫“华侨小区”,他的爷爷是归国华侨,是他家别墅的第一代主人。经过几十年时光流逝,有的人家已经搬走了,老房子里居住着一两位看家护院的远房亲戚。有的别墅已经几年无人居住,长期荒着。有的别墅已经几易其主,出租给人家当了仓库,堆放器械物品。

责任编辑:陈艳艳
相关新闻
频道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