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宜居也要幸福 莆田扬帆逐梦正当时
城乡统筹:要宜居环境,也要幸福指数 去年11月,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一个重要举措——“美丽莆田·幸福家园”16个试点村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一村一策”、“一村一景”,各具特色。今年,全市试点村拟投入4亿元,第一季度已完成投资1.24亿元,动工项目55个,动工率42%。 3年内财政每年拨出超8000万元,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公交客运一体化、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乡村规划师管理和“百校帮百校”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由点到面逐渐铺开。 在城市建设中,莆田腾出近三分之一黄金地带搞生态建设。在市区,随着绶溪公园二期园林景观建设的推进,一个集文化、休闲、生态、健身为一体的滨河休闲生态公园将成为一张莆田宜居的亮丽名片;在秀屿,总投资2亿多元、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土海生态湿地公园,以“心、肺、肾、智、神”为设计理念进行建设。今年还将投资2150万元,推进“六山”休闲公园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内河整治,努力打造青山绿水、清风明月的生态环境,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 城市,孕生于乡村;乡村,追寻着城市。统筹发展,正让莆田城乡渐行渐近。一幅人兴业茂、山清水秀、清风明月的恢宏图景正在莆阳大地展开。 “打造宜居港城,宜居不宜居,要百姓说了算。”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这样说。 要宜居环境,也要幸福指数。去年,莆田投资22亿元,实施13项3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起,莆田民生保障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至2015年占比将超过50%。 看病不再难。去年,莆田市以三甲公立医院为主体,组建两家医疗集团,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借助莆商回归创业大会东风,引进总投资35亿元的新安国际医院项目,建设全国民营医院的样板示范医院。2012年,全市新增床位1114张,增幅居全省第三。全市新农合参合率99.98%,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大病统筹补充补偿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范围的医疗保障城乡并轨。 居有其屋。到目前为止,莆田市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7986套,新增城镇就业2万多人。 文有所重,精品迭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还建成莆仙大剧院、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由两岸联手创作的歌曲《两岸一家亲》,荣获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歌曲奖。由两岸演员演绎的38集大型神话电视剧《妈祖》,作为今年开年大戏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创该频道16年以来开年大戏的最佳成绩。 …… 站在新的起点上,莆田正扬帆逐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