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宜居也要幸福 莆田扬帆逐梦正当时
![]() 上塘珠宝城石雕加工区 陈荣富 唐群英 摄 莆田发展关键词 上塘珠宝城:28部省际大巴从这里始发 “从自己的家门口坐车,在车上睡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到深圳,真是太方便了!”24日,家住秀屿区东峤镇上塘村、在广东四会开银饰专卖店的林国来对记者说,“从上塘直达四会,回老家过完周末后再到店里上班,还能把产品放在车上一起托运过去。” 中午时分,四部“凯斯鲍尔”省际大巴车从村公交车站出发,开往上海、广东四会、广西梧州等地。驾驶员李金坤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有村民提着大包小包的银饰品搭车,在大城市进行销售,也有大量的外地客户前来批发选购,所以我们就直接在这里设立始发站。每天有两个班次。” 上塘村缘何能有通往省外的大巴车?“这得益于上塘村有30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金银珠宝首饰加工销售生意,更得益于上塘村有一个全国第三大的珠宝城。”莆田市金银珠宝协会会长林金全说,上塘村与全国各地有商业往来的达5万多人,每天,从上塘发往上海、广东、广西等全国各地的大巴就有28部。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上塘人从推销金银首饰和模具开始,在上塘初步形成“珠宝一条街”;本世纪初,上塘村把村里的废转盐田开发成金银首饰市场,使原来的盐碱地变成远近闻名的“金银滩”;2006年,秀屿区利用周边1588亩的废转盐田,建起了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 安福电商城:打造“电子义乌” 23日下午,记者在城厢区龙桥街道安福小区看到,300多个店铺招牌都换上了自主品牌的名号。这标志着安福小区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朝着“电子义乌”的方向迈步。 莆田有“中国鞋城”美誉,精湛的制鞋技术催生了强大的外贸出口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安福电商城在2008年顺势而生。然而,早期的安福电商城主要销售仿冒鞋类产品。经过长时间的严打行动和宣传引导,安福人渐渐地走上品牌之路。一些自创的“古奇天伦”、“杜客”、“莫蕾蔻蕾”等自主品牌逐步打开销路,仅2012年“双11”一天,这些品牌均创下上百万元的销售纪录,这让圈内人更加意识到转型才有发展未来。同时,一批颇具知名度的鞋服工业生产企业也纷纷触网上线,沃特、贝梦丽、双驰、思威琪等公司陆续成立了电子商务运营公司。又有花花公子、安踏、李宁、七匹狼、木林森等一批国内外一线品牌的代理商户入驻安福。如今的安福,已蜕变成品牌汇聚的电商城,入驻的各类自主或代理品牌超过500个,年交易额超百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