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勇:攻克城镇化“中国方程式”
最新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在《问策城镇化》专题中,刊发关于莆田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长篇报道。该刊记者采访了市委书记梁建勇、副书记赖军以及一线干部群众,就我市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报道。本报现略作删节转载刊发,敬请关注。 探索以“美丽中国”为图景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最值得期待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从天而降”,而是当下这条道路“黎明”前最艰苦时刻,发现那些率先“点燃”新型城镇化“星星之火”的基层实践 谈到莆田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最令梁建勇自豪的两个数字,不是连续五年GDP平均增速全省第一,也不是财税增收和固定投资增长全省第二,更不是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量居首,而是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8.9%,为福建省第一和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这位福建莆田市委书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这两个数字,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莆田正在实现转型发展,没有牺牲生态环境”。 在全国各地新一轮城镇化竞相展开的五月,本刊记者深入基层调研期间发现,相比过去许多地方政府“攀比”GDP的施政标杆,十八大后,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开始以绿色生态和社会发展指标“论英雄”。“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是大势所趋。 在十余天的采访中,从沿海到平原再到山区,本刊记者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新时期破解城镇化课题的地方改革探索上,寻找和发现正在努力破土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绿芽”,以期看到基层实践在求解城镇化“中国方程式”过程中的破题“曙光”。小城镇“第一桶金” 车到榜头镇坝下村工艺街,街面正在修整,显得有些凌乱,但扑面而来的街景已有几分大都市的神似。“榜头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福建仙游县的核心区,也是全国古典家具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据镇党委书记郑群星向本刊记者介绍,总面积138平方公里的榜头镇,自宋代以来就开始制作民间工艺家具,“2000多家家具企业吸纳了6万多人就业,今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现在,面对这个已具城市雏形且经济规模日趋扩大的乡镇,郑群星最头痛的就是土地。由于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厂房、家具广场等建筑难以取得个人产权,家具企业无法通过房产抵押获得融资贷款,“有资产难变现”,成为影响当地企业发展的“瓶颈”。 |
- 2013-05-29梁建勇:弘扬好作风快节奏 始终坚持真抓实干
- 2013-05-16梁建勇:拓展妈祖文化交流 深化莆台经贸合作
- 2013-05-15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 梁建勇讲话
- 2013-05-08梁建勇:以“青山绿水 清风明月”为追求目标
- 2013-05-07《二十四史·莆田人物传辑录》出版 梁建勇作序
- 2013-05-07梁建勇:紧紧盯住时间节点 倒计时强有力推进
- 2013-05-04梁建勇:充满自信的城市 如旭日东升蓬勃而起
- 2013-05-03梁建勇:寻找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