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迎来建市三十周年 开启宜居港城新篇章
![]() 许多市民到公园骑车健身 样本一:漫步荔枝林尽享清新“肺能量” 离市区不远的绶溪公园,现在是莆田的热门休闲处。家住公园附近的黄秀芳说,她对沿岸的荔枝林有深厚感情,因为这里承载着城市的记忆。经过就地保护,荔枝林景观带成了莆田的一大美景,也 是“莆田之肺”。每天傍晚,她或与家人或与好友,漫步荔枝林带,享受清新“肺能量”。 “城市中心的荔枝林,这些都要就地保护下来,形成立体综合的荔枝林带。”莆田城市园林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瑞星告诉记者,莆田投入2.5亿元,在延寿溪、木兰溪河道两岸建设9.5公里长的荔枝林景观带,通过对荔枝林带的保护建设,将公共绿地有机串联起来。 陈瑞星说,景观带将以荔枝林为主,搭配各种绿化,还将有4米宽的彩色绿道,届时市民可在绿道上骑自行车或散步。其中,东圳路秀水华庭小区附近的荔枝林景观带已试点建设完成,按计划,今年还将完成11条绿道中的6条。 样本二:荡舟清水中重温儿时临溪梦 “母亲在溪边洗菜洗衣服,我和伙伴们在溪里抓鱼虾……”家住西天尾镇后卓村的陈老先生站在后卓溪边,回忆起儿时在溪边玩耍的场景。他说,随着时间推移,后卓溪一度变得很不清澈,儿时溪边戏水的欢乐日子也只能追忆。 如今,这种情况正得到改善。《莆田市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前不久出台了,今年计划治理北渠、后卓溪、钟潭溪及南洋河道等河道15条40公里,按照防洪保安、生态治理、景观休闲“三位一体”的思路,逐步推进列入计划的内河治理工程。 其中,莆田将注重生态修复,精心打造宜居休闲长廊,围绕景观建设、慢行道设置、绿廊控制、标识设施、服务设施、交通衔接等内容,全面提升内河的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和宜居功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河目标。 经过一番整治的后卓溪,溪水日显清澈,沿岸绿树成荫。“虽不似儿时情景,但水清树绿,花香鸟语,老来能徜徉在溪边,也很幸福。”陈老先生说。 |
- 2013-08-25莆田推进“人兴业茂 清风明月”的宜居建设
- 2013-06-10莆田奋力建设“人兴业茂、清风明月”的宜居港城
- 2013-05-25要宜居也要幸福 莆田扬帆逐梦正当时
- 2013-04-12建设宜居莆田 将3年内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
- 2013-04-03莆田投12亿 将建66个宜居项目
- 2012-12-07莆田:从园林城市迈向宜居港城
- 2012-10-22“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莆田篇:建设宜居港城
- 2012-10-22“走转改”莆田篇:建设宜居港城之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