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昌铁路局的管界图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合福客专、南三龙铁路与龙厦铁路宛如在福建中部构成一张弓,福厦铁路又像一根遒劲的弦,中间有支正蓄势待发的箭,准备由东南沿海射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所经之处几乎全是赣闽两省的欠发达甚至贫困的革命老区,这支箭就是向莆铁路。箭在弦上,尚未发出,赣闽两省及向莆铁路沿线的政府百姓,早已开始闻风而动,跃跃欲试。因为这支箭一旦射出,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波,意义必将深远。
港口建设整体连片开发 湄洲湾将成综合性枢纽港
向莆铁路一头连着南昌市,一头接着莆田市。一头是辐射中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一头是可停靠各种巨轮的天然良港。但受到地理位置和区域规划的限制,以及没有一条干线连接,均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向莆铁路成了福建省第一条各港口连接我国中部地区和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同时,也是江西省等中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
根据“十二五”湄洲湾港口建设规划,155亿元将投资于这片神奇的港湾,其中北岸112亿元,占全湾的72%。“十二五”末,北岸将建成 30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亿吨,总吞吐能力达1.12亿吨。东吴、罗屿、莆头作业区整体连片开发总投资达100亿元,占北岸总投资的90%;“十二五”期间,这三大片区将建成26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9500万吨。力争实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把湄洲湾港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具有深水中转和物资储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枢纽港。
“金木水火土”五行齐聚 临港产业风生水起
一条向莆铁路,激活了整个湄洲湾,也激活了莆田整个临港产业。依托港口优势,湄洲湾北岸的临港工业已具雏形。在临港项目分布图中,LNG接收站、鞍钢冷轧、LNG燃气厂、冷能空分、丁基橡胶……一批已建和在建的临港工业金、木、水、火、土“五行”基地,成为已经发展和迅速崛起的产业。
何谓临港五行基地?“金”指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鞍钢冷轧、硅钢轧板、钢结构项目、大型铁矿石码头为龙头,打造钢铁产业集群;“木”指的是林产加工及浆纸产业,以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秀屿进口木材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国际硬木交易中心为载体,以新加坡金鹰集团的林浆纸一体化、差别化纤维和三大人造板厂项目为龙头,培育林浆纸产业集群;“水”指的是油品储运产业,以盘屿500万吨商业储备油库和中新石化东吴仓储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油品加工和仓储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亚太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油品储运基地;“火”"指的是能源产业,以LNG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继续延伸丁基橡胶、精细胶粉、冷能空分项目等LNG产业链,着力建设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土”指的是煤炭,以湄洲湾深水煤炭码头及大型配煤基地为龙头,抓紧筹划启动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带动发展中下游相关产业,培育煤化工产业集群。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秋洪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向莆铁路的开通,我市临港产业、码头物流、港口建设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有了沟通和联接,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对落户我市正在建设或者投产的重点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如鞍钢、中核建集团公司来说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他们拓展了市场;而对于一些正在谈的大项目,如庆华集团和蓝海石化等企业的落户加大了筹码。而且还可以打开与台湾之间的产业交流。”
大港口带动大物流 进入港铁联运新时代
大港口、大交通、大产业,必然需要大物流。我市正按照“两带五基地”的物流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湄洲湾北岸临港物流带建设,计划适时启动兴化湾南岸临港物流带规划和建设,重点建设罗屿铁矿石基地、莆头木材基地、盘屿油品基地、秀屿LNG基地和东吴煤炭基地等大型“五行”物流基地,形成众星拱月,交相辉映,联动发展的局面,努力将莆田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和海峡两岸现代物流中心。
看好莆田市临港产业发展前景,央企、跨国财团、实力民企等一大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纷纷抢占临港高地,在港区摆开了金戈铁马“五行”阵,一派龙腾虎跃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武钢、神华、澳大利亚FMG集团等众多大企业也来莆田考察,洽谈投资事宜。
湄洲湾港口铁路是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的延伸,该铁路建成后将与福厦铁路、向莆铁路在莆田站相连,通过福厦铁路向东、向西延伸,直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通过向莆铁路向北延伸,经由三明、江西抚州至向塘枢纽站,与京九线、浙赣线相接,进入湘、鄂、贵、渝、川、黔等省市,构成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铁路港口运输大通道。向莆铁路将为湄洲湾港口群提供后方通道,使湄洲湾港口群成为福建内地和江西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让中西部地区成为其物流延伸的广阔腹地。未来,向莆铁路承担的通过运量主要为中西部地区与抚州、莆田、泉州、本线沿线地区的货物交流,以及与厦门的集装箱交流,货物交流的主要品类为煤炭、金属矿、钢铁、水泥、粮食、集装箱等。
海西港口跨省“共享一片海”
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港口支持,福建的“东出西进”需要港口,“承北接南”也需要港口,将港口扩大延伸至中西部的经济腹地,通过发挥各大良港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吸引更多的吞吐量,推动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于是,两省的精英们都把眼光同时投向了湄洲湾。2010年,赣闽签订了港口经济合作协议,由江西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入主福建中原港务有限公司,依托湄洲湾港深水泊位,打造江西的石化进出口基地。
当年,江西省为了打开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输送通道,迫切需要找到最佳出海口。经过多方比较,江西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发现,江西进口铁矿石从湄洲湾港经向莆铁路运输,比从其他港口运输,每吨可节约运费10元以上。如果把2009年江西南昌、新余、萍乡三大钢厂进口矿石量的50%转移到湄洲湾港经向莆铁路运输,可节约运输成本两亿多元,进口能源的运输成本同样会大大降低。
向莆铁路建成后,江西还将与福建的电子、机械、旅游、物流等产业进行近距离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对接走廊。同时加强市场开发,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障碍流动。这对于江西省统筹协调区域内对台交流合作的功能分工,提升与台湾地区的对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吸引江西石化进出口基地落户的不仅仅是莆田湄洲湾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不断优化的服务环境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莆田借助向莆铁路建设的机遇,和福建对全省港口资源、体制一体化整合,在海西经济区北部、中部、南部打造福州、湄洲湾、厦门三大港口的契机。争取到相关政策,全力打造海西黄金出海港。对江西经由湄洲湾进出的大宗散货,免征货物港务费;对运送中西部省份货物进出福建港口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减收高速公路通行费;鼓励中西部的冶金、机械、能源、物流等大型企业前来投资建设码头,优先提供港口岸线资源,这一系列利好政策都成为江西投资落户湄洲湾港口的理由。
向莆铁路开通后,赣闽两省经济合作,就意味着真正步入海西港口跨省时代。海西经济区将逐步迈向“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通往台海两岸桥头堡的综合对外通道”的角色。此外,这也为福建在跨省层面发挥引领作用,使海西经济区各方“共享一片海”逐步成为可能。(莆田晚报 许伯英/文 傅恩建/图) |